[实用新型]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3463.7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铭;肖秋云;林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H02S20/23;A01G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补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但是目前的农业 用光伏装置,除了光伏方阵之间必须的间距和通道以外,使用土地上的光伏方 阵尽可能多地设置光伏组件,使组件数量最大化,即光伏方阵内组件趋于全覆 盖,因而导致农作物大部分没有阳光照射,没有阳光的农作物不能茁壮生长, 可以说该土地不再有农业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小的农光 互补光伏装置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包括至少一行的光伏组件,相邻行的光伏组 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光伏组件的行宽度,所述光伏组件的总面积小于等于铺 设光伏农业面积的一半。
进一步的,每行的光伏组件包含至少一行的一字排列的光伏单元,相邻的 光伏单元之间的列间距为0~40cm。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单元包括支架、光伏板、支柱,所述支架由檩条拼接 组成,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柱顶部,所述光伏板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表面, 所述支柱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伏架,所述支柱通过所述光伏架固定在地面上,每个 光伏架顶部固定至少一个的光伏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的最低边缘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为1~2米。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19°,所述光伏板的宽度为 990mm,长度为16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相邻行的光伏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光 伏组件的行宽度,所述光伏组件的总面积小于等于铺设光伏农业面积的一半, 这样每天不同角度的太阳光照射地面时,可使尽量多的农作物能接收到光照, 大大降低光伏装置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9点接收到太阳光的 照射后对农作物的光照影响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12点接收到太阳光的 照射后对农作物的光照影响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15点接收到太阳光的 照射后对农作物的光照影响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9点接收到太阳光的 照射后对农作物的光照影响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15点接收到太阳光的 照射后对农作物的光照影响情况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光伏组件;2、光伏单元;3、地面;
21、支架;22、光伏板;23、支柱;24、光伏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 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保持每行的光伏组件之间的距离,保证农 作物在每天均有时间接收到光照。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光互补光伏装置结构,包括至 少一行的光伏组件1,相邻行的光伏组件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光伏组件1的行 宽度,所述光伏组件1的总面积小于等于铺设光伏农业面积的一半。
进一步的,每行的光伏组件1包含至少一行的一字排列的光伏单元2,相邻 的光伏单元2之间的列间距为0~40cm。
由上述描述可知,每行的光伏组件1之间的光伏单元2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为一行或者一行以上,相邻的光伏单元2之间设置有列间距,在列方向上可以 增大光伏单元2之间的太阳光的照射面积,从而增大能接收到光照的农作物的 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单元2包括支架21、光伏板22、支柱23,所述支架 21由檩条拼接组成,所述支架21固定在所述支柱23顶部,所述光伏板22固定 在所述支架21的上表面,所述支柱23固定在地面3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光伏单元2通过支柱23固定在底面上,可大大减小光伏 装置安装时的占地空间,保证有效的农作物耕作面积。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伏架24,所述支柱23通过所述光伏架24固定在地面 3上,每个光伏架24顶部固定至少一个的光伏单元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