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移动除尘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73032.0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尼;李振江;万利;丁志科;张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E21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移动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具体是一种隧道移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中运输煤或矿时,隧道内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样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危害;现有的除尘设备大多分为电除尘设备和化学除尘设备两大类,但是实践发现:电除尘设备由于功率比较大,因此经常发生故障,同时也耗费大量的电能;化学除尘法在除尘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适应面窄的缺陷,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二次污染的缺陷;同时现有的除尘设备需要定期更换滤芯或清洗滤芯操作十分繁琐,灰尘收集后无处处置经常是直接倾倒在室外污染环境。因此设计开发一种节约能源,同时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环保除尘设备显得是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移动除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移动除尘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支撑架和水箱,所述工作平台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横梁和固定在横梁两端的立柱,立柱的下端通过调距装置与主轮支架相连,调距装置包括可沿隧道宽度方向滚动的滚轮组和与所述滚轮组相匹配的滚轮槽,滚轮槽固定在立柱的底部端面处,滚轮组有若干排且并列分布在主轮支架的上端面处,主轮支架下部设置有主轮,主轮的外侧设置有防倾倒支撑,主轮内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有水箱,水箱侧部通过导管连接有水管,导管上设有电磁水阀;所述水管竖直设置,且水管上水平连接有若干支管,每根支管上均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水箱上方设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固定在水箱上水平设有固定滑套,固定滑套内设有弹簧,弹簧内设有用于在固定滑套内滑动的滑竿,固定滑套侧部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连接转轮,转轮通过连杆驱动连接滑竿,滑竿的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电磁水阀动作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防倾倒支撑与地面相距10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铝型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轮支架在调距装置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支撑架左右移动,两侧主轮间间距可随隧道内两侧轨道跨距的变化而变化,防止了主轮由于隧道内两侧轨道跨距不一而卡死出现无法移动的情况;导向轮可防止主轮发生侧滑,并可实现自动转向功能,防倾倒支撑与地面相距10mm,在主轮故障时起到支持支撑架的作用,防止支撑架倾倒,保证了工作安全,除尘效果好,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移动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隧道移动除尘设备中调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隧道移动除尘设备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隧道移动除尘设备中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隧道移动除尘设备,包括工作平台1、支撑架2和水箱6,所述工作平台1底部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横梁21和固定在横梁21两端的立柱22,立柱22的下端通过调距装置5与主轮支架3相连,调距装置5包括可沿隧道8宽度方向滚动的滚轮组51和与所述滚轮组51相匹配的滚轮槽52,滚轮槽52固定在立柱22的底部端面处,滚轮组51有若干排且并列分布在主轮支架3的上端面处,主轮支架3可相对于支撑架2左右移动,主轮支架3下部设置有主轮4,主轮4的外侧设置有防倾倒支撑41,主轮4内侧设置有导向轮42;所述工作平台1上方设有水箱6,水箱6侧部通过导管61连接有水管7,导管61上设有电磁水阀62;所述水管7竖直设置,且水管7上水平连接有若干支管71,每根支管71上均设有多个雾化喷头72;水箱6上方设有执行机构8,执行机构8包括固定在水箱6上水平设有固定滑套81,固定滑套81内设有弹簧82,弹簧82内设有用于在固定滑套81内滑动的滑竿83,固定滑套81侧部设有电机84,电机84驱动连接转轮85,转轮85通过连杆驱动连接滑竿83,滑竿83的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电磁水阀62动作的开关86,电磁水阀62的电源,由市电接入;在使用的过程中,喷雾除尘装置整体可以进行移动,这样可以避免在一个地方上长时间工作,通过转轮85控制电磁水阀的开与关,当电磁水阀打开时,水箱内的水就会流到水管内,从雾化喷头内流出,从而达到喷雾除尘的效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