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煤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72398.6 | 申请日: | 201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孟美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煤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各个行业中正受到人们的青睐。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可以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现有人工挖煤,每年瓦斯爆炸及矿井塌陷造成的煤矿事故频发,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急需开发一种挖煤机器人来取代人工作业,经检索,目前还没有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挖煤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一种挖煤机器人包括操作箱、控制模块、水箱,进水管、进水口、电机、第一连接阀、支撑杆、第二连接阀、连接臂、水管、喷头、钻头和滑轮,所述操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控制模块、水箱和电机,水箱的左侧侧壁通过进水管与外接在操作箱左侧侧壁上的进水口连接,操作箱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阀安装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连接臂,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阀和连接臂连接,支撑杆和连接臂的内部安装水管,水管的顶端安装喷头,连接臂的顶端安装钻头,操作箱的底部安装滑轮。
优选的,所述操作箱为正方体。
优选的,所述水箱为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为塑料软管。
所述第一连接阀和第二连接阀可360°旋转。
优选的,所述水管为塑料软管。
优选的,所述滑轮为耐磨橡胶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案完整,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钻头的设置用来挖煤,设置的喷头将水淋在煤基上,使煤块松软,加快挖煤的速度;降低了瓦斯爆炸及矿井塌陷引起的煤矿事故对井下作业工人的生命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操作箱,2、控制模块,3、水箱,4、进水管,5、进水口,6、电机,7、第一连接阀,8、支撑杆,9、第二连接阀,10、连接臂,11、水管,12、喷头,13、钻头,14、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一种挖煤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一种挖煤机器人包括操作箱1、控制模块2、水箱3,进水管4、进水口5、电机6、第一连接阀7、支撑杆8、第二连接阀9、连接臂10、水管11、喷头12、钻头13和滑轮14,所述操作箱1的内部分别安装控制模块2、水箱3和电机6,水箱3的左侧侧壁通过进水管4与外接在操作箱1左侧侧壁上的进水口5连接,操作箱1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阀7安装支撑杆8,支撑杆8的另一端安装连接臂10,支撑杆8通过第二连接阀9和连接臂10连接,支撑杆8和连接臂10的内部安装水管11,水管11的顶端安装喷头12,连接臂10的顶端安装钻头13,操作箱1的底部安装滑轮14;操作箱1为正方体;水箱3为长方体;进水管4为塑料软管;第一连接阀7和第二连接阀9可360°旋转;水管11为塑料软管;滑轮14为耐磨橡胶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孟美,未经王孟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2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