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及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1618.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蔺帅;王向前;朱修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电容 触摸 显示屏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摸显示 屏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一般由显示层(Displaylayers)和触控层构成。
其中,位于显示层的,比如可以是液晶(LiquidCrystalDisplay,LCD)结 构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结构;位于触控 层的,是触控面板(或称触控结构)。
针对触控面板而言,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采用的是多层结构,从而厚度 较大,透过率较低,这也就使得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可见度较低,影响用户体 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以解决现有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 中的触控面板厚度大、透过率低,从而导致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可见度较低的 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和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依次设置在显示层封装盖玻璃上表面的驱动电极层、绝缘物质层、感应电 极层及保护盖板;
位于驱动电极层的第一导电结构和位于感应电极层的第二导电结构;
其中:
感应电极层沉积于保护盖板下表面;
驱动电极层与第一导电结构电性连接;
感应电极层与第二导电结构电性连接。
可选的,绝缘物质层为透光胶带。
可选的,感应电极层的厚度为300埃~1200埃。
可选的,驱动电极层的厚度为300埃~1200埃。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为柔性印刷电路板。
一种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
一种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面板中的感应电极层,采用沉积于保护盖 板下表面的方式设置在触控面板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粘合剂将感应电极 层粘合在保护盖板下方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去了所述粘合剂形成 的一层结构,因此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厚度、提升触控面板的透过率,从而也 就提升了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可见度。与此同时,省去所述粘合剂形成的一层 结构,也不会影响触控面板的功能实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 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传统的触控面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现有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中的触控面板厚度大、透过率低,从而导 致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可见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 所示的触控面板。该装置具体包括:感应电极层11、驱动电极层12、保护盖 板13、绝缘物质层14以及导电结构15(包括第二导电结构151和第一导电结 构152)。此外,图1中的附图标记16所标示的结构,为显示层的封装盖玻璃 16。由于该封装盖玻璃16可以不视为触控面板的一部分,且封装盖玻璃16的 设置方式和结构已是比较成熟的相关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封装盖玻 璃16不再进行赘述。
以下对图1所示的该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 以包括下述特征:
1、感应电极层11沉积于保护盖板13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诸如溅射等方式,实现在保护盖板13下 表面上沉积高透光性材料。沉积在保护盖板13下表面的高透光材料即构成感 应电极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1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行箱
- 下一篇:硬质合金卸料镶块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