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捕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1161.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争;王云龙;王晓培;王俊卿;王丙须;张武卫;王丽华;卢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水争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A01K7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捕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捕鱼装置,可以扩大渔网的捕 捞范围,并可以实现深水捕捞。
背景技术
专利号201510310634.1提供了一种自动捕鱼装置,包括笼体、活动网和触发装置, 所述笼体的上框架和下框架覆盖有渔网,所述活动网围绕在笼体侧壁,活动网的上边缘固 定在所述笼体的上框架上,下边缘环绕悬挂有磁铁,所述磁铁通过引线连接所述触发装置; 所述笼体下框架的材质为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材料或笼体下框架上环绕固定有和所述磁铁 相对应的铁块,所述磁铁的数量以防止鱼从笼体中逃逸为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 能够实现自动捕捉,捕鱼效率高。专利号201510449783.6公开一种捕鱼装置,包括渔网本 体,所述渔网本体的后端设有至少两个分鱼装置,相邻分鱼装置之间通过网孔直径不同的 分隔网连接;所述渔网本体的前端设有自动开闭装置,该自动开闭装置包括入口支架、设于 入口支架上至少两根倾斜活动杆、设于活动杆底端且数量与活动杆对应的卡槽。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诱捕性能高、捕获量大,可连续自动捕鱼且有效防止渔获物逃逸,可 自动将渔获物按个头大小分类且方便取出,方便管理,特别适用于捕鱼之用。专利号 201110376741.6公开一种自动捕鱼装置,包括超声波探鱼器,超声波探鱼器与电磁锁之间 无线通信,电磁锁位于渔坠顶部与气囊圈的绳点相连,保险浮球浮于水面通过保险绳分别 与绳点和渔坠相连,绳点通过绳子连接渔网和气囊圈,气囊圈位于渔网的上方且沿渔网的 周向设置,将渔网围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捕鱼装置,可以扩大渔网的捕捞范围,并可 以实现深水捕捞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捕鱼装置,由带有 空舱结构的船体、收拉缆绳、放线辊轮、轴销、渔网连线、渔网连线环、撑杆、渔网沿拉线、渔 网组成;其特征在于,船体的中心位置设有空舱结构,船体的四周设有若干个轴销以及相应 数量的放线辊轮;轴销上活动连接有撑杆的一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渔网连线环;渔网连线 的一端与放线辊轮连接,另一端穿过渔网连线环与渔网的上沿连接;渔网的上沿还连接有 渔网沿拉线一端,渔网沿拉线的另一端与收拉缆绳连接;收拉缆绳置于船体中心位的空舱 结构内。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布置在带有空舱结构的船体四周撑杆的长度,可以扩大并决 定渔网的捕捞范围;捕捞作业时,同时放出收拉缆绳和渔网连线,使得与其连接的渔网深入 水下,收拉缆绳和渔网连线的长度可以拓展和决定渔网的捕捞深度。如图中箭头所示,收网 时,向上拉起收拉缆绳,并使的渔网连线和渔网通过船体中心位置设置的空舱结构,一同拉 上船体;这样,即可完成捕捞作业。从而实现扩大渔网的捕捞范围和深水捕捞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收拉缆绳2的收网拉力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自动捕鱼装置,由带有空舱结构的船体1、收拉缆绳2、放线辊轮3、 轴销4、渔网连线5、渔网连线环6、撑杆7、渔网沿拉线8、渔网9组成;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中 心位置设有空舱结构,船体1的四周设有若干个轴销4以及相应数量的放线辊轮3;轴销4上 活动连接有撑杆7的一端,撑杆7的另一端设有渔网连线环6;渔网连线5的一端与放线辊轮3 连接,另一端穿过渔网连线环6与渔网9的上沿连接;渔网9的上沿还连接有渔网沿拉线8一 端,渔网沿拉线8的另一端与收拉缆绳2连接;收拉缆绳2置于船体1中心位的空舱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水争,未经王水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1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