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电能及太阳能自供电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9508.3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程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2J7/35;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8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太阳能 供电 手机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电能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有机 压电薄膜和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设计,可利用压电能和太阳能进行储能的 自供电手机。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现有的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依赖外部电源进行 充电,虽然现在移动电源技术很成熟,但是移动电源的储电量是有限的,当移 动电源的电量耗尽后,就不能满足实时给手机充电的要求。对于经常出差的手 机用户,手机没有电能的供给,又没有充电措施,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 不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光伏太阳能充电已经开始应用 于手机,但是当手机装在包里或口袋里行走过程中,无法获得充足光源的时候, 就会限制手机的自供电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压电能 及太阳能充电的自供电手机,以便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手机静置时,利用太 阳能进行充电;而在遮光环境下,行走过程中,利用手机振动为手机充电。
本实用新型由手机主体、锂电池、能量收集电路、三层薄膜结构、光敏传 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组成,在手机主体上安装有能量收集电路、光敏传感器和振 动传感器;所述的能量收集电路由控制电路、压电能收集电路、太阳能收集电 路组成;所述的三层薄膜结构的最底层和中间层均为有机压电薄膜,最外层为 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双层有机压电薄膜之间安装有弹簧阵列;所述的三层薄膜 结构粘贴于手机后盖背面,并与能量收集电路相连接;所述的光敏传感器与振 动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有机压电薄膜电极引线连接至压电能收集电 路的输入端,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电极引线连接至太阳能收集电路的输入端,压 电能收集电路和太阳能收集电路输出端连接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 至锂电池。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光敏传感器采集到光照信号,控制 太阳能收集电路收集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为锂电池充电;在有振 动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采集到振动信号,控制压电能收集电路收集有机压电 薄膜形变产生的大量电荷,为锂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同现有技术相比,配置有机压电薄膜,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充电,还可 以利用压电能充电。可以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为锂电池充电,又可 以在有振动情况下,利用压电能对锂电池充电,从而使手机实现自供电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方便的优点,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资源,符 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主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后盖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层有机压电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层有机压电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电能收集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收集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机主体,2-1、纳米晶太阳能电池,2-2、中间层有机压电薄膜,2-3、 底层有机压电薄膜,3、振动传感器,4、光敏传感器,5、锂电池,6、压电能 收集电路,7、控制电路,8、太阳能收集电路,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在一种压电能及太阳能自供电手机的示意 图中,由手机主体1、锂电池5、能量收集电路、三层薄膜结构、光敏传感器4 和振动传感器3组成,在手机主体上安装有能量收集电路、光敏传感器和振动 传感器;所述的能量收集电路由控制电路7、压电能收集电路6、太阳能收集电 路8组成;所述的三层薄膜结构的最底层和中间层均为有机压电薄膜,最外层 为纳米晶太阳能电池2-1,底层有机压电薄膜2-3和中间层有机压电薄膜2-2之 间安装有弹簧9阵列;所述的三层薄膜结构粘贴于手机后盖背面,并与能量收 集电路相连接;所述的光敏传感器与振动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有机 压电薄膜电极引线连接至压电能收集电路的输入端,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电极引 线连接至太阳能收集电路的输入端,压电能收集电路和太阳能收集电路输出端 连接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至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工业学院,未经太原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9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