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上下调整视角的智能交通导视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8697.2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裘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亚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调整 视角 智能 交通 导视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指示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上下调整视角的智能交通导视台。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导视台,可以用来给路人指路,或查询并显示实时路况。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陌生的城市旅游,或离乡背井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拼搏,导致对这个城市的交通及路况都不熟悉,这就需要交通指示台来指明方向。传统的用于指路的指示牌往往只能给出一个大范围,对于一个对地方完全不熟悉的人来说可能找不到目的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智能交通导视台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够供路人自己查询路线,并了解路况。
传统的智能交通导视台包括底座、设有可视窗口的安装壳、以及触摸式显示屏,底座与安装壳一体化设计,显示屏安装在安装壳内并且通过可视窗口供路人使用。智能交通导视台固定安装在某些交通点,但是一体化的设计只能提供给路人一个视角,每个人的身高不同,观察视角也不同,尤其是小孩和残疾人,不能在正常的视角使用智能交通导视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给不同身高人群使用的可上下调整视角的智能交通导视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上下调整视角的智能交通导视台,包括底座、设有可视窗口的安装壳、以及触摸式显示屏,其中触摸式显示屏设置在安装壳内,并与可视窗口配合,所述安装壳与底座转动连接,并且安装壳可在水平面上上下转动,并设有控制安装壳角度的卡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与路面固定,只需上下转动安装壳,找到适合自己身高的视角角度,然后利用卡位机构锁定这个角度,再在显示屏上实施自己需要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侧设有竖直的支架,支架顶端设有同轴线的相对设置的转轴,所述安装壳两侧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大于安装壳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安装壳底部与底座之间留有供安装壳转入或转出底座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壳可绕着第一转轴转动,并且在自然状态下,由于转轴设置在大于安装壳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安装壳受到重力的作用垂直于底座,即呈竖直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内侧的滑槽,置于滑槽内的滑块,与滑块和安装壳侧面均转动连接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转动的支撑杆带动滑块在滑槽上上下滑动,然后让支撑杆给滑块一个水平分力使滑块能够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滑块铆接;所述支撑杆与安装壳侧面铆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支撑杆与滑块和安装壳之间的转动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前部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把手方便找到力的集中点来推拉安装壳。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底部设有供电线穿出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雨水通过开口渗进安装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向下调整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向上调整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底座;11、支架;12、转轴;13、滑槽;14、滑块;2、支撑杆;3、安装壳;31、把手;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竖直放置的可上下调整视角的智能交通导视台,包括底座1、设有可视窗口的安装壳3、以及触摸式显示屏4,其中触摸式显示屏4设置在安装壳3内,并与可视窗口配合,可视窗口由透明材料制成,能起到抗压、防水、防尘的作用,当触摸式显示屏4放置在安装壳3内时,仍然能够透过可视窗口对其进行操作。安装壳3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并设有控制安装壳3角度的卡位机构。
在底座1两侧设有支架11,支架11顶端设有同轴线的相对设置的转轴12,安装壳3两侧设有与所述转轴12相配合的通孔,通孔设置在大于安装壳3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参照图1,通孔设置在离安装壳3顶端四分之一处,这样一来,安装壳3在自然状态下受到重力的作用呈竖直状态,并且在安装壳3底部与底座1之间留有能够让安装壳3转进或转出底座1的空间,让安装壳3的转动角度不会受到底座1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亚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亚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8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儿童床上早教系统
- 下一篇:智能安全红绿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