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体在线无扰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7819.6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玲;文劲松;尹晨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体在线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熔体在线 无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熔体输送过程中常需要对熔体的成分进行分析,这就需要从流动的熔体 中采集样品,对其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流道出口处或者在中间位置 开通支流通路将样品引出,进行样品采集。
在流道出口处或者在中间位置开通支流通路将样品引出,均会对熔体的正 常输送产生较大影响,且在流道出口处采集样品无法得到流动过程中的参数, 而在流道的中间位置开通支流通路除了对熔体的正常输送产生干扰外,还存在 无法根据采样的多少控制支流通路的流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熔体在线 无扰检测装置,该熔体在线无扰检测装置在实现对流动的熔体进行有效样品采 集的同时,可达到对熔体的正常流动影响甚微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熔体在 线无扰检测装置,用于对模头主流道内的熔体进行引出采集;其特征在于:包 括设置在模头内部并与主流道连通的侧流道、设置在模头上的连接座、开设有 流道的阀体和与连接座连接的在线调节机构;所述阀体一端伸入侧流道内并与 侧流道相匹配;所述在线调节机构与阀体连接,用于调节阀体一端在侧流道内 移动以实现侧流道与阀体的流道连通或侧流道与阀体的一端匹配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在线无扰检测装置操作简单易行,只需通过在线调节机 构就不仅可以实现侧流道与阀体的流道连通或侧流道与阀体的流道匹配贴合, 从而达到切换装置的工作和待机状态的效果,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该 装置在实现对流动的熔体进行有效样品采集的同时,可达到对熔体的正常流动 影响甚微的效果。
所述侧流道由沿主流道半圆侧壁开设的流道一、带有锥形面的流道二和流 道三连通组成;所述流道二和流道三均在模头内部开设。
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为与流道二相匹配的锥形结构和与流道一相匹配的阻 断部;所述锥形结构与阻断部相连接。
所述阻断部的横截面呈带有半圆弧的唇形结构,阻断部的半圆弧的半径与 主流道的半径相等。阀体与熔体接触的阻断部加工成与主流道相同半径的带半 圆弧唇形结构,可实现该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对熔体的影响降至最低,具有对 熔体流动影响小的优点。
所述阀体的流道包括若干个偏心孔和与偏心孔相互连通的内流道;所述偏 心孔开设端面位于锥形结构上。
所述阀体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在线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螺栓,驱动螺 栓上设有若干个驱动销,所述驱动销一端嵌入阀体的环形槽内。
所述驱动螺栓与连接座螺纹连接,驱动螺栓的头部为外六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导向销;所述阀体的端面开设有导向槽,导向销一端与 连接座连接,另一端嵌入所述导向槽内。在阀体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导向销在 导向槽内滑动,对阀体起到周向固定和轴向移动限位的作用,可保证在阀体复 位时,其端部的唇形结构与主流道贴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对熔体进行计量输送的熔体泵;所述阀体远离模头 的尾端与熔体泵滑动连接,熔体泵的内部与阀体的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 通过对熔体泵的调速来控制采样熔体的流量,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熔 体泵来调节料流速度,从而减小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对主流道内熔体的流动造 成不必要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在线无扰检测装置操作简单易行,该装置是这样工作的: 当需要对主流道内的熔体进行数据采集时,利用扳手等工具拧动驱动螺栓,驱 动螺栓带动驱动销在阀体的环形槽内转动,并驱动阀体向右移,使阀体一端与 侧流道内壁分离,此时侧流道与阀体的流道连通。主流道内的熔体流入侧流道 内,并沿阀体内的偏心孔和内流道进入熔体泵内,再由熔体泵计量供给其他设 备,进行相关数据采集。熔体采集完成之后,反向拧动驱动螺栓,推动阀体至 其一端与侧流道内壁匹配贴合,此时,阀体的阻断部阻断流入侧流道内的熔体。 这样即可完成装置的工作状态和待机状态的切换。在阀体左右移动的过程中, 导向销在导向槽内滑动,对阀体起到周向固定和轴向移动限位的作用,保证在 阀体复位时,其一端唇形结构的阻断部与主流道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7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