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菜用薯快速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7572.8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柴沙沙;苏文瑾;杨新笋;雷剑;王连军;宋峥;焦春海;谭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11/02 | 分类号: | A01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菜 快速 采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菜用薯快速采摘装置,属于采摘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薯尖是夏秋季节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在3~10月期 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手工采摘依旧是叶菜用甘薯的普遍采摘方法, 主要包括挑选、掐断和扎捆几个步骤。目前挑选和扎捆必须由手动操作完成,在 掐断薯尖的环节上经历了几个发展步骤,最初薯尖依靠手指掐断,缺点在于效率 过低,手指往往只能掐断茎段以上还未形成纤维的组织,达不到商品用薯尖的长 度,后改为使用剪刀剪断薯尖,效率虽然较手指掐断有所改进,但是效率并没有 显著提高,而且长时间使用剪刀还会造成操作人员手指磨损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度快且效率高的菜用薯快速 采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菜用薯快速采摘装置,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间隔设置的一固定环、一采摘环和至少一根连接所述固定环 和所述采摘环的连接杆;所述采摘环的外缘设置为楔形结构,在所述楔形结构的 边缘设置有用于切断薯尖的刃口。
在所述连接杆上紧固连接一固定绳。
所述固定环和所述采摘环采用圆环结构。
所述固定环、所述采摘环和所述连接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固定绳采用尼龙绳或橡皮筋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包 括间隔设置的一固定环、一采摘环和至少一根连接固定环和采摘环的连接杆,采 摘环的外缘设置为楔形结构,并在楔形结构的边缘设置有刃口,因此在使用时套 在手指上的固定环和采摘环可保护操作人员的手指不受伤,同时刃口可以便于薯 尖切断。2、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省时省力、采摘效率高并且采摘成品品相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间隔设置的一固定环1、一采摘环2和至少一根 连接固定环1和采摘环2的连接杆3。采摘环2的外缘设置为楔形结构21,在楔 形结构21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切断薯尖的刃口22。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环1和采摘环2可采用圆环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在连接杆3上紧固连接一用于与手腕固定的固定绳4。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环1、采摘环2和连接杆3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绳4可采用尼龙绳或橡皮筋。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将固定环1和采摘环2同时套在拇指上,并将连 接杆3上的固定绳4与操作人员的手腕绑紧,然后用单手抓住叶菜用甘薯的茎, 并用套有采摘环2的拇指用力按住薯尖,通过楔形结构21的刃口22将薯尖切断。 该操作方式可以保证被采摘的薯尖与剪刀剪出的薯尖拥有一样的整齐度,同时比 剪刀省力,技术熟练的工人甚至可以双手同时进行采摘。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 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 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7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