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金属液甩出的自制浇口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6905.5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滕麟群;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昌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张俭伟 |
地址: | 2613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金属 液甩出 自制 浇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行业浇注金属液使用的浇口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消失模铸造工艺、V法铸造工艺等负压状态下浇注的浇口杯。
背景技术
铸造是机械之母,铸件是通过铸造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将原材料熔炼为金属液,将金属液倒入到铸件型腔中,从而获得铸件的过程。
将金属液倒入型腔中的过程叫做浇注,浇注必须要有浇口杯,金属液通过浇口杯进入到型腔中,一种好的浇口杯是浇注安全的前提、是浇注出完美铸件的前提,是节约金属液的前提。
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浇口杯为移动式,即浇口杯是在铸型后另外安装上的,可以多次使用,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浇口杯形状多为圆形,是由专业厂家用一种耐火砖材料整体烧制而成的。圆形浇口杯在浇注引流时、在浇注加速时,铁液极容易形成漩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铁液被甩出,不安全、浪费金属液、影响浇注质量。专业厂家用一种耐火砖材料整体烧制而成的,表面与石墨粉的附着力较差,刷涂石墨粉层很薄,再次使用时修补困难,重复使用次数少,成本高。如图1所示,浇注时,当金属液倒入圆形浇口杯后,金属液在往下流动过程中沿着圆周旋转,形成漩涡1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金属液17被甩出。金属液粘贴在内壁上清除不掉时或因清除导致整体破裂时,该浇口杯就报废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完全自制、容易修补、多次重复使用、防止金属液甩出的浇口杯,引流时、加速时,金属液不被甩出,提高了浇注安全性、保证了浇注质量,可有效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止金属液甩出的自制浇口杯,包括杯体,杯体具有上口及下口,所述上口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下口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
以下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杯体内具有第一内腔;
第一内腔设置在靠近上口的位置;
第一内腔具有内腔面;
内腔面包括抛物曲面及竖直面。
进一步改进:
抛物曲面与竖直面之间通过过渡面连接;
抛物曲面与竖直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改进:
所述杯体内具有第二内腔;
第二内腔设置在第一内腔的下方;
所述第二内腔具有内腔面,内腔面为圆柱面。
进一步改进:
所述抛物曲面、竖直面及过渡面分别由上口向下延伸并与圆柱面相接,圆柱面向下延伸与下口相接。
进一步改进:
所述杯体具有中轴线B,中轴线B与圆柱面的中心线重合,抛物曲面距离中轴线B的距离为a,距离a由杯体上口至下口逐渐减小。
进一步改进:
所述杯体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填制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内侧涂刷石墨粉涂层。
进一步改进:
金属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辅助板。
进一步改进:
所述杯体的高度为H大于上口的横向宽度为C。
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口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圆形浇口杯相比,金属液引流容易,引流时、加速时,金属液不被甩出,提高了浇注安全性、保证了浇注质量。浇注1箱铸件,可以减少被甩出金属液1.0Kg以上,年可节约金属二次熔炼费用16万元以上;重复使用次数提高10倍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背景技术中浇口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A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3的俯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金属外壳;2-耐火材料;3-石墨粉涂层;4-支撑辅助板;5-粘结泥条;6-砂箱;7-塑料膜;8-盖砂;9-砂型;10-不锈钢网;11-抽真空管道;12-白模直浇道;13-白模样件;14-盛金属液包;15-金属液;16-金属液漩涡;17-被甩出的金属液;18-杯体;19-上口;20-下口;21-竖直面;22-过渡面;23-抛物曲面;24-第一内腔;25-第二内腔;26-圆柱面;B-中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防止金属液甩出的自制浇口杯,包括杯体18,杯体18具有上口19及下口20,所述上口19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下口20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
所述下口20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口,尺寸按铸件大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昌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昌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6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杆连续铸造的石墨结晶系统
- 下一篇:高精度齿形的齿轮冷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