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效异步三相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5849.3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南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2 | 分类号: | H02K17/12;H02K5/16;H02K9/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异步 三相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高效异步三相电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电机作为动力源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异步电动机是各类电动机中应用最广、需要量最大的一种。在中国,异步电动机的用电量约占总负荷的60%多,其中异步三相电动机占的比重较高,随着异步三相电动机长时间的运转,其内部的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会越来越大,逐渐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损失越来越大,导致电机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异步三相电动机随着长时间的运转,其内部的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会越来越大,逐渐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损失越来越大,导致电机的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超高效异步三相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效异步三相电动机,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所述壳体的前端固定有端盖,所述壳体的尾端固定有扇叶罩,所述壳体的前端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壳体的尾端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壳体的前端上方设置有第一储油箱,所述壳体前端的侧面向下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进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储油箱与第一通孔之间设有软管,所述壳体的尾端上方设有第二储油箱,所述壳体尾端的侧面向下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上开设有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进油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储油箱之间也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
本方案中电机运行时,第一储油箱通过软管对应向第一轴承中不停的滴润滑油,第二储油箱通过软管对应向第二轴承中不停的滴润滑油,通过调节流量调节装置,改变软管中润滑油的流量,将软管中润滑油的滴速调到大致与其在轴承中的蒸发速度相同,让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极大的减少了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电机运行的更加流畅,同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的润滑油在吸收电机中的一部分热量后被蒸发,有利于电机的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套管和调节螺钉,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软管上,所述套管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套管的轴线垂直,所述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旋转调节螺钉挤压软管时,软管中的润滑油流量将会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油箱和第二储油箱上均开设有加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效异步三相电动机在电机运行时第一储油箱通过软管对应向第一轴承中滴润滑油,第二储油箱通过软管对应向第二轴承中滴润滑油,通过调节流量调节装置,改变软管中润滑油的流量,将软管中润滑油的滴速调到大致与其在轴承中的蒸发速度相同,让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极大的减少了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电机运行的更加流畅,同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的润滑油在吸收电机中的一部分热量后被蒸发,有利于电机的降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极大的减少了因电机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的能量损失,且提升电机的散热性能,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电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高效异步三相电动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端盖,4、扇叶罩,5、第一轴承,6、第一通孔,7、第一进油孔,8、软管,9、第二储油箱,10、第二通孔,11、第二进油孔,12、套管,13、调节螺钉,14、第二轴承,15、第一储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南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南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5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OSFET失配模型的建立及仿真方法
- 下一篇:多色变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