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割炬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64490.8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孟龙;周成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302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弧割炬(以下, 也称为等离子割炬)。
[背景技术]
随着等离子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离子割炬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图4示出了现有等离子割炬的部分结构。如图4所示,等离子割炬800 包括导管801、电极802、电极接头803、气体分流器804、本体嵌件805、割 嘴806以及保护帽807。该等离子割炬800存在如下缺点。
首先,如图4所示,现有等离子割炬800普遍采用单一的涡旋进气 方式(参见气体流动箭头)。这种进气方式难以在电极802与割嘴806之间形 成强大气流,因而无法保持电弧挺度,最终造成切割效果和速度不理想。
其次,割嘴806与保护帽807之间并未加装任何装置,割嘴806 仅靠割炬本体嵌件805上的几个出气孔808喷出的保护气流进行冷却。这种方 式的冷却和保护效果差,并且在切割过程中由于没有保护气流,容易造成母材 的切面的二次氧化,增加了后续处理的工时。
另外,由于现有等离子割炬800的保护帽807的结构过于简单,在 进行切割时,割嘴806极易直接接触到母材。这不仅会造成割嘴806过热,还 容易造成母材的过度损坏,最终增加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进气方式造成的切割效果和速度差 等问题,提供一种等离子割炬。
[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割炬,包括导管、电极、带有第一通孔 的电极接头、气体分流器、本体嵌件、割嘴以及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体分流器的内壁上部与所述电极接头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气 腔,在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外壁与所述本体嵌件之间设有第二气腔,所述气体分 流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气腔的第二通孔。
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底部套接有涡流环,所述涡流环与所述电极接头 或所述电极之间设有第三气腔,所述涡流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和所述第三 气腔的涡流孔,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内壁下部与所述电极接头的外壁抵接,并且 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三气腔的螺纹孔。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使得流经第一气腔的气体 经过螺纹孔进入第三气腔后形成气体涡旋,并且使得流经第二气腔的气体经过 涡流环进入第三气腔后也形成气体涡旋。二股涡旋合流所形成的强大气流能够 有效保持电弧挺度,提高切割速度和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割炬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F是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割炬的主要构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割炬的外形示意图;以及
图4是现有等离子割炬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进气体分流器并加装涡流环,使得 在电极和割嘴之间形成强大的涡旋气流,从而能够有效保持电弧挺度,提高切 割速度和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2A-图2F)和图3所示,等离子割炬100包括导 管11、电极12、带有第一通孔13a的电极接头13、气体分流器14、本体嵌件 15、割嘴16以及保护帽17。在气体分流器14的内壁上部与电极接头13之间 设有与第一通孔13a连通的第一气腔21,气体分流器14的外壁与本体嵌件15 之间设有第二气腔22。气体分流器14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1和所述第二 气腔22的第二通孔14a,气体分流器14的底部套接有涡流环18。涡流环18 与电极接头13或电极12之间设有第三气腔23,涡流环18设有连通第二气腔 22和第三气腔23的涡流孔18a(斜孔)。气体分流器14的内壁下部与电极接 头13的外壁抵接,并且设有连通第一气腔21和第三气腔23的螺纹孔14b。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割嘴16的端部与保护帽17的内壁抵接,在 本体嵌件15、割嘴16与保护帽17之间设有第四气腔24。本体嵌件15设有连 通所述第二气腔22和第四气腔24的第三通孔15a。保护帽17设有连通第四 气腔24的第四通孔17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4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怀孕毛丝鼠饲养料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钓石斑鱼的专用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