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轴流变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4110.0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峰;巨能攀;赵建军;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试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轴流变 试验机。
背景技术
土体流变性能是指土体的蠕变、应力松弛以及强度的时间效应等 特性。通过研究土体的流变性能,可以分析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 地质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
研究土体在三轴应力作用下的流变性能对土体力学的发展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并相继 开发了一些土体三轴流变试验机。目前,CSS-2901TS型土体三轴流变 试验机,主要用于土体在三轴应力作用下的流变性能测试,该试验机 可以在恒定围压和轴向荷载条件下,测试土体的长期抗剪强度等流变 特性参数,也可以进行土体常规静态、动态三轴试验。该试验机通过 在围压室内注入大量的水来维持围压恒定,注水和排水的过程都需要 人工搬运及操作,费时费力,并且使用后的水直接排掉,浪费了大量 的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 一种三轴流变试验机,用以实现围压室内水循环利用,节省人力,并 节约用水和提高试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轴流变试验机,包括机架、围压室、加载装置、储水箱和 水循环处理装置,所述围压室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面,所述加载装 置对应于所述围压室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围压室连 接,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蒸馏装置和加压 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通过所述围压室与所述沉淀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沉淀装置,所述围压室通过所 述沉淀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鹅卵石过滤层、棉絮 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
其中,所述蒸馏装置为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所述储水箱与所述 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的水源阀连接。
其中,所述加压装置为水泵。
其中,所述围压室的接入口上设有四通阀门,所述四通阀门包括 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水 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沉淀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 第三阀口与所述围压室的接入口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上设有压力控制 器。
其中,所述围压室为多个,多个所述围压室分别并排与所述机架 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围压室为透明有机玻璃筒。
其中,所述的三轴流变试验机还包括压力变送器和控制箱,所述 压力变送器与所述围压室连接,所述控制箱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压力 变送器和所述加载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轴流变试验机,围压室排除的水通过过 滤装置和蒸馏装置,再注入到围压室内,以实现围压室内的水循环利 用,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并且提高试验效率,节省大量时间和人 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轴流变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围压室;3:加载装置;4:储水箱;5:过 滤装置;6:蒸馏装置;7:加压装置;8:沉淀装置;9:四通阀门; 10:控制箱;1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4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SiO2气凝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系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