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形电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59359.2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盛才 |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 地址: | 841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供热技术领域,是一种U形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用暖气、地热需要提供的热水,加热供暖用水需要燃烧大量煤炭,在集中供暖时由于供暖管线过长,存在供热过程中的热流失,不符合现在的节能环保的趋势;而在农村地区家庭还是采用烧煤等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供暖,一方面存在着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容易因空气不够通畅而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市面上不服电热暖气炉,存在产品结构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形电加热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存在安全隐患,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U形电加热装置,包括水泵、散热装置、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一个加热套管;加热套管包括一个U形管、两个加热管和两个接头;U形管的左管和右管中各套装有一个加热管,加热管的顶部固定有接头,接头与U形管的端口形成密封;U形管的左管侧壁上设有热水出口,U形管的右管侧壁上设有冷水进口;热水出口与水泵进口间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水泵出口与散热装置进口间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散热装置出口与冷水进口间通过第三管路相连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加热套管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加热套管包括一个U形管、两个加热管和两个接头;U形管的左管和右管中各套装有一个加热管,加热管的顶部固定有接头,接头与U形管的端口形成密封;U形管的左管侧壁上设有热水出口,U形管的右管侧壁上设有冷水进口;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套管为并联连接,所有的热水出口均通过法兰与热水汇集管相连通,热水汇集管上设有公共出口,所有的冷水进口均通过法兰与冷水汇集管相连通,冷水汇集管上设有公共进口,公共出口与水泵进口间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水泵出口与散热装置进口间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散热装置出口与公共进口间通过第三管路相连通。
上述加热套管数量可为至少两个,每个加热套管包括一个U形管、两个加热管和两个接头;U形管的左管和右管中各套装有一个加热管,加热管的顶部固定有接头,接头与U形管的端口形成密封;U形管的左管侧壁上设有热水出口,U形管的右管侧壁上设有冷水进口;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套管为串联连接,所有的U形管通过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顺序串联在一起,最左端的U形管的热水出口与水泵进口间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水泵出口与散热装置进口间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散热装置出口与最右端的U形管的冷水进口通过第三管路相连通。
上述在热水出口上方的U形管上可安装有至少一个放气阀。
上述第一管路上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温控器。
上述第三管路上可固定并连通有第四管路,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有水箱,第四管路上安装有阀门。
上述散热装置可为折弯的翅片式散热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U形管内套装加热管,对流经U形管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水泵、第二管路、散热装置、第三管路、加热套管和第一管路形成供热水回路,提供暖气或地热用热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热高效,没有二氧化碳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没有有毒气体排放,安全系数高,适用于办公楼,野外营房,加油站,边防哨所等场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水泵,2为第一管路,3为第二管路,4为第三管路,5为U形管,6为加热管,7为接头,8为热水出口,9为冷水进口,10为公共出口,11为公共进口,12为放气阀,13为温度传感器,14为温控器,15为第四管路,16为水箱,17为阀门,18为散热装置,19为热水汇集管,20为冷水汇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盛才,未经赵盛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9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