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八极九槽定子绕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8202.8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超 |
主分类号: | H02K41/03 | 分类号: | H02K41/03;H02K3/2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1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永磁 直线 电机 八极九槽 定子 绕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八极九槽定子绕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适用于一种采油三相永磁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抽油设备主要是游梁式抽油机,整套设备分为地面和井下。由于油井的情况复杂多变、这种抽油机重量、占地面积大、故障多,效率低的缺点变得非常明显。这种抽油设备抽油杆在上下往复运动中很难保持与油管轴心平行,尤其斜井,由此造成的杆管偏磨问题,导致的管漏、杆断等问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潜油直线电机采用的是整数槽绕组,反电势波形差,电流波形畸变而引起定位转矩和转矩脉动,降低了电机出力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八极九槽定子绕组,利用直线电机分数槽集中绕组定子绕组结构,其反电势波形好,有利于槽满率的提高,增加电机出力,降低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解决了电机整数槽绕组,反电势波形差,电流波形畸变而引起定位转矩和转矩脉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八极九槽定子绕组,包括定子绕组,该定子绕组为分数槽集中绕组中的八极九槽绕组结构,定子绕组由若干定子绕组单元串联组成,每个定子绕组单元包括九个齿槽,A、B、C三相绕组按一定规律在定子的齿槽内排列,每个齿槽内嵌入双绕组,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长度对应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动子为四对极;所述A、B、C三相绕组按:⑴A+A+,⑵A-A-,⑶A+B-,⑷B+B+,⑸B-B-,⑹B+C-,⑺C+C+,⑻C-C-,⑼C+A-规律排列,每个齿槽中的绕组按照相别串联连接;
其中:⑴、⑵…⑼为槽编号;
A代表A相绕组的线圈;
B代表B相绕组的线圈;
C代表C相绕组的线圈;
“+”为顺时绕向、“-”为逆时绕向,“+”、“-”也可反向指代绕向。
上述中,所述的A、B、C三相绕组为饼型结构,安装在每个齿槽内的A、B、C三相绕组为双饼结构并列放置。
上述中,所述定子绕组单元中的A、B、C三相绕组按照相别相互串联后接成星形绕组。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每个齿槽中的绕组按照相别串联连接,通过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长度对应的动子为四对极,有助于槽满率的提高,增加电机出力,提高电机效率,其优点是反电势波形好,降低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另外,潜油直线抽油系统通过将潜油直线电机置于井下直接驱动抽油泵的高效无杆抽油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采油泵杆管偏磨难题,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和例检周期。该系统间歇式工作供电,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可实现随油井的储液高度,调节泵的冲程、冲次,提高采收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新型的结构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八极九槽定子绕组,包括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定子绕组1,所述的定子绕组1包括定子铁芯和A、B、C三相绕组3构成的一个定子绕组单元,该定子铁芯由若干块硅钢片4相互叠加而成,硅钢片4的叠加方向与外壳(图中未示意)的轴线平行,以及叠加后形成的定子铁芯沿轴向分布有齿槽2,该齿槽均匀地分布于定子的内部。本实施例的定子绕组为分数槽集中绕组中的八极九槽绕组结构,所述的定子绕组由八个定子绕组单元串联组成,每个定子绕组单元包括九个齿槽2,其中A、B、C三相绕组3按一定规律在定子绕组的齿槽2内排列,每个齿槽内嵌入双绕组,本新型中,所述的三相绕组3为饼型结构即单饼线圈,安装在每个齿槽2内的三相绕组3为双饼结构并列放置。所述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长度对应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动子为四对极;所述A、B、C三相绕组按:⑴A+A+,⑵A-A-,⑶A+B-,⑷B+B+,⑸B-B-,⑹B+C-,⑺C+C+,⑻C-C-,⑼C+A-规律排列,安装在每个定子绕组单元齿槽2中的A、B、C三相绕组按照相别相互串联后接成星形绕组。其中:⑴、⑵…⑼为槽编号;A代表A相绕组的线圈;B代表B相绕组的线圈;C代表C相绕组的线圈;“+”为顺时绕向、“-”为逆时绕向,“+”、“-”也可反向指代绕向。
本实施例给出的由八个定子绕组单元组成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每个齿槽2的厚度为20mm,则定子铁芯长度为180mm,对应其动子5为四对极,动子5的极距为22.5mm。本新型是将以上的八个定子绕组单元的铁芯串在一起,其总长度为1.44m。八个定子绕组单元中的A、B、C三相绕组按照相别分别相互串联,A、B、C三相三相绕组3各自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接成星形绕组,另一端做为电源的输入端。
本新型为保证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出力,减少端部效应,以上的八个定子绕组单元串联组成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动子极对数要大于三十二对极。可以根据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动子在工作中需要的行程,将动子5适当加长。本实施例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动子行程设计为1m,考虑到工作可靠和减少端部效应,动子5的长度要比整个定子的长度大1.2m,所以动子5的长度至少为1.44m+1.2m=2.64m,根据动子极距取整,动子5长度取2.655m,极距为22.5mm,共59对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超,未经杨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8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效果好的开关电源
- 下一篇: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十极十二槽定子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