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十极十二槽定子绕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8201.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超 |
主分类号: | H02K41/03 | 分类号: | H02K41/03;H02K3/2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1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永磁 直线 电机 十二 定子 绕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具体说是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十极十二槽定子绕组。适用于采油三相永磁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抽油设备主要是游梁式抽油机,整套设备分为地面和井下。由于油井的情况复杂多变、这种抽油机重量大、占地面积大,故障多、效率低的缺点变得非常明显。这种抽油设备抽油杆在上下往复运动中很难保持与油管轴心平行,尤其斜井,由此造成的杆管偏磨问题,导致的管漏、杆断等问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公开的潜油直线电机,采用的是整数槽绕组,反电势波形差,电流波形畸变而引起定位转矩和转矩脉动,降低了电机的出力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十极十二槽定子绕组,具有反电势波形好,有利于槽满率的提高,增加电机出力;降低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解决了电机整数槽绕组,反电势波形差,电流波形畸变而引起定位转矩和转矩脉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定子绕组,包括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为分数槽集中绕组中的十极十二齿槽绕组结构,定子绕组由若干定子绕组单元串联组成,安装在每个定子绕组单元中的十二个齿槽内的A、B、C三相绕组按一定规律排列,每个齿槽内嵌入双绕组;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长度对应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动子为五对极。
本新型中,所述的定子绕组中的A、B、C三相绕组为饼型结构,每个定子齿槽内的A、B、C三相绕组为双饼结构并列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定子绕组单元从第一个槽到第十二个齿槽中,A、B、C三相绕组按:⑴C-A+,⑵A-A-,⑶A+B-,⑷B+B+,⑸B-C+,⑹C-C-,⑺C+A-,⑻A+A+,⑼A-B+,⑽B-B-,⑾B+C-,⑿C+C+的规律排列,每个齿槽中的绕组按照相别串联连接。
其中:A代表A相绕组的线圈;B代表B相绕组的线圈;C代表C相绕组的线圈;“+”、“-”号分别代表线圈顺、逆时绕向,反之任一确定顺、逆时指向。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A、B、C三相绕组,在直线电机内可有若干个,各个定子绕组单元的A、B、C三相绕组按照相别分别相互串联后接成星形绕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设计的定子绕组,有助于槽满率的提高,增加电机出力,提高电机效率,具有反电势波形好,降低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利用潜油直线抽油系统通过将潜油直线电机置于井下直接驱动抽油泵进行高效无杆抽油,彻底解决了传统采油泵杆管偏磨难题,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和例检周期。该系统间歇式工作供电,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可实现随油井的储液高度,调节泵的冲程、冲次,提高采收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组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述的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的定子绕组,包括定子绕组1,所述定子绕组1为分数槽集中绕组中的十极十二齿槽绕组结构,定子绕组1由若干定子绕组单元串联组成,安装在每个定子绕组单元中的十二个齿槽2内的A、B、C三相绕组3按一定规律排列,每个齿槽2内嵌入双绕组,本新型中,所述的定子绕组1中的A、B、C三相绕组3为饼型结构,每个齿槽2内的A、B、C三相绕组3为双饼结构并列放置。本新型中,所述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长度对应的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动子为五对极。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定子绕组单元从第一个槽到第十二个齿槽中的A、B、C三相绕组3按:⑴C-A+,⑵A-A-,⑶A+B-,⑷B+B+,⑸B-C+,⑹C-C-,⑺C+A-,⑻A+A+,⑼A-B+,⑽B-B-,⑾B+C-,⑿C+C+的规律排列,每个齿槽2中的A、B、C三相绕组3按照相别串联连接。其中:A代表A相绕组的线圈;B代表B相绕组的线圈;C代表C相绕组的线圈;“+”、“-”号分别代表线圈顺、逆时绕向,反之任一确定顺、逆时指向。所述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A、B、C三相绕组3,在直线电机内可有若干个,每个定子绕组单元的A、B、C三相绕组3按照相别分别相互串联后接成星形绕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超,未经杨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8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永磁直线电机八极九槽定子绕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永磁直线步进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