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牡丹籽脱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57960.8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红;陶满;侯小改;杜心武;金鑫;姬江涛;岳菊梅;王东洋;刘卫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脱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牡丹籽脱壳机。
背景技术
牡丹作为我国的国民之花,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达千之久;牡丹即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很好的保健及药用价值,其功能在《本草纲目》和《华佗神医秘方》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油用牡丹具有高产量、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成本种植、可持续生态循环生产等特点。五年生牡丹亩产是大豆的2~3倍,含油率22%以上,高于大豆的19%。牡丹籽油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锌、钙、镁、磷及维生素群、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左右,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是非常优质的食用油资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牡丹籽脱壳后所获的牡丹籽仁,才能用于压榨或萃取牡丹油。由于牡丹籽的外壳非常坚硬,外壳去除较困难,目前市场上专门用于牡丹籽剥壳的设备极少,脱壳率低,对于牡丹籽的尺寸大小适应性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专利所述的一种油牡丹籽脱壳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牡丹籽的脱壳效率,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油牡丹籽脱壳所存在的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工作效率高,皮、胚完整率高油牡丹籽脱壳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牡丹籽脱壳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主动磨盘、设置在机体内的固定磨盘和驱动主动磨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固定磨盘设置在主动磨盘的上方,固定磨盘与主动磨盘之间存有间隙,在固定磨盘上开设有进料孔,在机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与进料孔相对应的开口,在机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磨盘的底面由平面A、锥面和平面B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孔上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从机体上端面的开口伸出,并固定在机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磨盘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管的下端法兰上,连接管的上部焊接有两个侧边开有U形口的连接板,固定磨盘装入机体后,连接管和连接板从开口穿出,通过密封板将上盖上的开口封严,转动连接管,使其连接板上的U型开口卡扣在上盖安装的螺柱上,将密封板压设在连接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述的密封板和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垫板。
本实用新型特点:
1、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固定磨盘与主动磨盘相结合,通过单动力源将不同粒度的油牡丹籽进行脱壳。可将进料与脱壳同时进行,该种设计具有实时性、合理性以及可推广性。
2、将固定磨盘的磨面设计成平面锥面平面相衔接的形式,可对不同粒度的油牡丹籽进行充分脱壳,提升脱壳机的脱壳率,皮、胚完整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油牡丹籽脱壳机,包括机体7、设置在机体7内的主动磨盘9、设置在机体7内的固定磨盘10和驱动主动磨盘9转动的驱动机构,固定磨盘10设置在主动磨盘9的上方,固定磨盘10与主动磨盘9之间存有间隙,在固定磨盘10上开设有进料孔1004,在机体7的上端面上设有与进料孔相对应的开口1101,在机体7的下方设有出料口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7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核桃去皮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碎料功能的进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