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润滑式拉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7225.7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江;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9/00 | 分类号: | B21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尤其涉及一种外润滑式拉丝机。
背景技术
在铜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拉丝机进行拉丝。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12290475、公开日为2002年3月6日、名称为“免供排气节能塑料拉丝机”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拉丝机。塑料拉丝机包括进料机构(具体为进料斗)、料筒和模头。现有的拉丝机用于铜杆拉丝过程中需要对铜丝进行润滑以较低阻力,现有的润滑磨损为使铜丝经过设置于料筒内的油槽的方式进行润滑的,该润滑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料筒内的温度较高且拉丝油为重复使用的,故拉丝油会产生变质导致铜丝表面变色而影响产品质量;铜丝运行至模头时表面会出比较干涩(拉丝的阻力主要产生于模头处),导致后续的每个收线架的蓄线能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可靠且不会导致铜丝表面变色的外润滑式拉丝机,解决了现有拉丝机会导致铜丝表面颜色下降和岀丝阻力大而造成收线架的蓄线能力下降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外润滑式拉丝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料筒和连接于料筒出口端的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丝润滑机构,所述铜丝润滑机构包括储油桶和可吸附油的柔性涂油头,所述柔性涂油头通过输油管同所述储油桶连接在一起,所述柔性涂油头封堵于所述模头的岀丝口。使用过程中,储油桶中的拉丝油经输油管输送到柔性涂油头而蓄在柔性涂油头中,当铜丝从模头的岀丝口中拉出时,铜丝挤压柔性涂油头而使得柔性涂油头中的拉丝油被挤出而实现对铜丝的润滑。本技术方案由于在岀丝口出进行润滑,因此能够最优地降低阻力。能够使润滑油为非重复循环且经济的模式进行使用,从而不会产生铜丝表面变色现象。柔性涂油头可以通过海绵、纱布等具有吸水吸能的柔性材料进行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桶设有桶盖,所述桶盖设有拉手杆,所述拉手杆外弹性套设有套管,所述拉手杆和套管之间设有调节套管与拉手杆之间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拉手杆外且穿设在套管内的基管和环绕在所述基管外部的夹持层,所述夹持层由若干块沿基管的周向分布的摩擦条构成,所述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基管,所述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进而驱动摩擦条同套管抵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所述弹力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所述第三弹簧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结构。设置桶盖,能够防止粉尘进入储油桶。操作桶盖时,通过握持住拉手杆来进行拉;本技术方案中的拉手杆具有弹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本技术方案中的弹性效果还可以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拉手杆弹性的具体的调节过程为,通过预紧力调节结构驱动第三弹簧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摩擦条同套管的正压力改变,从而实现预紧力的改变,使得套管相对于拉手杆晃动的力的大小改变来达到不同的弹性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预紧力调节结构包括两个将基管支撑在拉手杆外的管状结构的锥形头、驱动锥形头轴向移动并能够使锥形头停止在设定位置的的驱动结构和若干顶杆,所述两个锥形头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所述顶杆的两端搁置在所述两个锥形头的锥面上,同一块摩擦条的所有的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在同一根所述顶杆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所述滑杆各通过一根所述顶杆进行支撑。调节时,通过轴向改变锥形头的位置来实现顶杆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实现顶杆沿基管径向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第三弹簧预紧力的改变。调节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的顶块,所述两个锥形头位于所述两个顶块之间。通过转动顶块来驱动锥形头实现调节,调节到位则自动定位住,使用时的方便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输油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降低拉丝时的阻力效果好;能够避免铜丝产生表面变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拉手杆的F—F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拉手杆的E—E剖视示意图。
图中:机架1、拉手杆2、套管21、铜丝润滑机构3、储油桶31、柔性涂油头32、输油管33、阀门34、桶盖35、料筒4、进料斗41、模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7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非对称三角形空心材的挤压的模具
- 下一篇:拉丝眼模座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