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踏板式支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7070.7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德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章肇基 |
地址: | 20171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板 支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踏板式支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铸造产品构件时,先将铝液浇注入铸型的空腔中,待冷却凝固后即可获得固态的铸件。铸型模具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采用分模造型时,铸型中带有分型面,易产生错箱缺陷,如果铸件还带有孔结构,由于需要用到型芯,更易产生形状和尺寸偏差,影响铸型的形状精度,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对于一些结构复杂、带有多孔的产品,铝液浇注时在各个部位的冷却时间和温度要求是不同的,现有技术的模具中不存在可以局部调节温度变化,使得冷却时间、温度达到最佳效果的结构。
现有用于汽车减震部件的模具往往存在定模框和动模框配合精度较差,模具开合不便,继而影响到产品质量的问题,而且由于排气通道设置的问题,排气往往会不畅,使得产品产生气孔,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现有的模具在产品在维修和装配是往往需要反复调试模芯的安装角度和精度,但一般模芯却很难取下,有时取下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模芯磨损,影响产品的制造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踏板式支架模具,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模具中不设有温度调节结构,制模精度差、产品易损耗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踏板式支架模具,它主要包括定模框和与定模框相配合的动模框,其特征在于:定模框内设有定模芯,动模框内设有与定模芯相配套的动模芯,动模芯与一分流子相连,定模芯的一端设有一浇口套;定模芯中部设有一踏板状凹陷槽,踏板状凹陷槽的上部设有一受力支撑凸台,受力支撑凸台的四周设有至少3根支撑导柱,受力支撑凸台的一侧设有一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由台阶状的上、下位台阶连接而成,上位台阶上设有3个柱状导孔,下位台阶上设有一导向槽,导向槽的一端与受力支撑凸台相连;动模芯中部设有与踏板状凹陷槽相对应的定型凹槽,定型凹槽的上部设有与受力支撑凸台相对应的受力支撑板,受力支撑板的四周设有温度控制槽,受力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柱体排列腔,所述的柱体排列腔内设有至少6根温度导流控制柱,柱体排列腔的一侧设有与柱状导孔相对应的圆柱孔。
优选的,所述的温度控制槽共有一横、一纵两条,两条温度控制槽将受力支撑板包裹起来,一横、一纵两条温度控制槽均成弧线形,两条温度控制槽的相交处设有一呈尖状凸起的阻挡片;所述的6根温度导流控制柱按照中间低、两侧高的形式进行排列,6根温度导流控制柱之间的高度之比为6:3:2:2:4:5,每根温度导流控制柱的柱体表面设有螺旋状的导流纹。
使用时,铝液从浇口套内灌入,经过分流子后流入定型凹槽,由于温度控制槽和温度导流控制柱的设置,使得铝液时而高速流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冲填铸造型腔,时而缓慢行进,在某些关键部位做停留和凝固,更可以控制每一部分的浇注温度,使得产品浇注均匀,可以铸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同时缩短凝固时间,设置在定型凹槽的外侧渣包,使得排气更为有效顺畅,减少产品的气孔,提高了模具的质量,定模芯四周的精定位凸台使得定模框与动模框之间的定位更为精准,大大提高了模具铸造的产品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模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模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中的标号表示如下:
1导套、2冷却水路、3浇口套、4精定位凸台;
5定模芯、51踏板状凹陷槽、52受力支撑凸台、53支撑导柱、54上位台阶、55下位台阶、56导向槽;
6定模框、7防撞柱;
8动模芯、81定型凹槽、82受力支撑板、83温度控制槽、84阻挡片、85温度导流控制柱、86圆柱孔;
9动模框、10斜导柱、11耐磨块、12滑块座、13滑块、14渣包、15销子、16导柱、17分流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德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德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7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