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废液树脂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6947.0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梁***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废液 树脂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液树脂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压水堆一回路水质劣化会引起或加剧反应堆结构和燃料包壳材料的腐蚀,导致反应堆系统剂量水平的积累增加,引起放射性危害,加速水的辐照分解;另外,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设备中大量使用不锈钢材料,水中氯离子和溶解氧可能使某些重要设备发生严重的应力腐蚀和损坏,影响反应堆安全。为保证一回路水质满足要求,压水堆中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水质净化介质。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达到饱和后需进行更换,产生放射性剂量水平较高的废树脂。对更换下来的废树脂,目前通常采用由地下管线、阀门和贮存槽等组成的固定设施接收。由于管线、贮存槽长期处于地下,一旦出现故障,施工困难且维修周期较长,期间难以保障放射性废树脂的接收,影响反应堆的正常运行。为此,有必要设计应急接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对放射性废液树脂的高效分离与回收的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放射性废液树脂接收装置,包括废液树脂入口,所述废液树脂入口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球阀与废树脂灌一侧连接,所述废树脂灌顶部设置有第一废气出口、第一压缩空气入口,所述第一废气出口上设置有第二球阀、过滤器,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入口上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废树脂灌底部设置有废树脂出口,所述废树脂出口上设置有第四球阀、第一排出泵,所述废树脂出口通过第二压缩空气入口与第一压缩空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空气入口上设置有第五球阀,所述废液树脂灌,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废液出口,所述第一废液出口上设置有第六球阀,所述第六球阀与溢流排气水槽连接,所述溢流排气水槽上侧设置有第二废气出口,所述第二废气出口上设置有第七球阀,所述第七球阀与第一废气出口连接,所述溢流排气水槽下侧设置有第二废液出口,所述第二废液出口上设置有第八球阀,第二排出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废树脂灌一侧设置有液位测量仪一,所述废树脂灌以液位测量仪一所在位置为水平切线,分为废树脂区和废液区,所述液位测量仪一用于监测废树脂液位是否超出废树脂区,若超出,第一球阀将被关闭。
所述废树脂区处于废液树脂入口与第一废液出口下方,由于废树脂液位始终处于废树脂区以下,因此,可避免废树脂液位高于废液树脂入口、第一废液出口,而导致堵塞。
进一步,所述废树脂灌顶部设置有压力表一,所述压力表一用于监测废树脂灌内部的压强大小。
进一步,所述溢流排气水槽上侧分别设置有液位测量仪二、压力表二,用于溢流排气水槽内部液位及压强的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废液树脂通过废液树脂入口进入废树脂灌中,由于废树脂密度较大沉淀于废树脂区,废液及废气储存于废液区中,当压缩空气通过第一压缩空气入口被输入到废树脂灌中时,废气从第一废气出口经过滤器处理后被排出,废液从第一废液排出口,排入溢流排气水槽中,溢流排气水槽中的废气通过第二废气出口被排入到第一废气出口中,废液通过第二废液出口,在第二排出泵的作用下被最终排出,废树脂通过废树脂出口,并在第一排出泵及压缩空气作用下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对放射性废液树脂的高效分离与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废液树脂接收装置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废液树脂入口,2、废树脂灌,3、废液区,4、压力表一,5、第二球阀,6、过滤器,7、第一废气出口,8、第三球阀,9、第一压缩空气入口,10、第二压缩空气入口,11、第七球阀,12、第二废气出口,13、第六球阀,14、第一废液排出口,15、液位测量仪二,16、压力表二,17、溢流排气水槽,18、第二排出泵,19、第八球阀,20、第二废液出口,21、第五球阀,22、第四球阀,23、第一排出泵,24、废树脂出口,25、废树脂区,26、液位测量仪一,27、第一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零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6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肖特基辐射伏特电池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