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6584.0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燕 |
地址: | 5237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电子设备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要求IC送料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IC进料方式的效率则会影响到生产效率。目前市场上IC的进料方式一般是人工码放进料,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能实现IC自动送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送料轨道、用于驱动IC移动的牵引组件和放料组件,送料轨道固定于机架,牵引组件设置于机架且布置于送料轨道的一侧,送料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放料组件设置于送料轨道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摩擦带、驱动带轮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于机架,驱动带轮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转轴,摩擦带可转动设置于机架且布置于送料轨道的上方,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带轮驱动摩擦带转动。
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张紧带轮,若干个张紧带轮可转动设置于机架且布置于驱动带轮的一侧,摩擦带绕过驱动带轮和张紧带轮。
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支撑板和支架,支架固定于机架,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支架且布置于送料轨道的上方,张紧带轮、驱动带轮和驱动电机均设在于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支撑板高度的旋转手柄,旋转手柄枢接于支撑板且螺接于支架。
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包括下料管和可往返运动的活动推料件,送料轨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下料管的底端设置于进料口的上方,活动推料件设置于下料管和进料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还包括放料电机和转筒,放料电机设置于机架,转筒固定于放料电机的转轴,转筒设置有用于夹持下料管的卡槽,两个以上的卡槽沿转筒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还包括翻转支座,翻转支座铰接于机架且布置于送料轨道的另一端,放料电机固定于翻转支座。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机架的第一磁吸部件和与第一磁吸部件吸合的第二磁吸部件,第二磁吸部件设置于翻转支座。
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还包括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翻转支座,活动推料件固定于气缸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放料组件用于将IC放在送料轨道的另一端,牵引组件驱动着放置在送料轨道上的IC沿着送料轨道往出料口移动,出料口可设置在需要消耗IC的位置,移动至出料口的IC可被外部的机械手夹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IC自动送料装置能将IC依次码放在送料轨道,并被送至出料口,便于实现自动控制,代替人了工码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机架11—第一磁吸部件
2—送料轨道21—出料口22—进料口
3—牵引组件
31—摩擦带32—驱动带轮33—驱动电机
34—张紧带轮35—支撑板36—支架
37—旋转手柄
4—放料组件
41—活动推料件42—放料电机43—转筒
431—卡槽44—下料管45—第二磁吸部件
46—气缸47—翻转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6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拉式可翻转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玻璃排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