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56458.5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孟俊杰;王伟;章方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蔚蓝节能环境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旋 环流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高难度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难生化高浓有机废水提高生化性预处 理及化学除磷高效反应器。
背景技术:
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 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 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电位差对废水进 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当废水与铁碳接触后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
阳极:Fe-2e—→Fe2+Eo(Fe/Fe)=0.4
阴极:2H++2e—→H2Eo(H+/H2)=0V
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
O2+4H++4e—→2H2OEo(O2)=1.23V
O2+2H2O+4e—→4OH-Eo(O2/OH-)=0.41V
微电解对色度去除有明显的效果。这是由于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二价铁离子具 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机物的发色基团硝基—NO2、亚硝基—NO还原成胺基— NH2,另胺基类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也明显高于硝基类有机物;新生态的二价铁离子也可使 某些不饱和发色基团(如羧基—COOH、偶氮基-N=N-)的双键打开,使发色基团破坏而除去 色度,使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提高可生化 性。此外,二价和三价铁离子是良好的絮凝剂,特别是新生的二价铁离子具有更高的吸附- 絮凝活性,调节废水的pH可使铁离子变成氢氧化物的絮状沉淀,吸附污水中的悬浮或胶体 态的微小颗粒及有机高分子,可进一步降低废水的色度,同时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质使废 水得到净化。
微电解处理废水自诞生以来,便引起国内外环保研究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已有很多专利和实用技术成果。最近几年,微电解处理工业废水发展十分迅速,现 已用于印染、电镀、石油化工、制药、煤气洗涤、印刷电路板生产等工业废水及含砷、含氟废 水的处理工程,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微电解工艺对废水的脱色有良好处 理的效果,且以废治废,运行费用低,因此在我国将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目前铁碳微电解在工程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极大的限制该技术 的推广,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填料钝化严重,铁碳填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在表面 形成一层钝化膜,阻碍微电解反应的持续进行,使反应效果极具下降;2、填料板结,铁床填 料的板结除了导致铁床内部废水流态恶化致使处理效果降低外,还会使填料更换的难度大 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有效回避填料钝化、板结等弊病的空气旋 切环流铁碳反应器。
本发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包括进水口2、升流室1、集水槽9、排水口10,进水 口2位于反应器外部下端,升流室1位于反应器内部,集水槽9位于反应器内部上端,排水口 10位于反应器外部上端,其特征在于:升流室1设置有压缩空气接口6。
优选地,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升流室1从上到下依次为分流区3、导流 区4和喇叭口8,的分流区3设置有分流口11。
优选地,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的导流区4通过内部设置有螺旋结构5形 成螺旋导流区。
优选地,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螺旋结构5为复合螺旋结构。
优选地,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螺旋结构5为正反三螺旋结构。
优选地,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分流区3为向下的M形状。
优选地,一种空气旋切环流铁碳反应器的分流口11位于M形状分流区3的两侧下 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蔚蓝节能环境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蔚蓝节能环境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6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