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抓取汽车仪表板的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5205.6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有平;张更;薛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取 汽车 仪表板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抓取汽车仪表板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汽车前仪表板的生产都是采用模具注塑成型,将温度高达几百度的熔融的流动状态的塑 料注射到模具的型腔内,经快速冷却定型后,熔融的塑料就固化成所需要的塑料件。由于制 造效率的要求,不可能等成型后的塑料件冷却至室温后,再从模具内取出,成型后的塑料件 取件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
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人工取件,较高的温度对工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更为糟糕的是塑料在高温状态下,会散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工 作环境下,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尽量避免人体直接接触高温的塑料件。取 件时,需要操作人员将注塑成型件从处于张开状态的模具内取走,也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 造成取件过程中模具合模,对操作人员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取汽车仪表板的机械手,该机械手可 顺利将吸取成型高温塑料件,并将塑料件转移,在整个转移过程中保证高温塑料件的表面不 受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抓取汽车仪表板的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伸缩臂、气缸支架、支座安装板、 型材支架及吸盘组件,所述气缸支架固定安装在伸缩臂的下端,气缸支架内设置有气缸。气 缸的上端铰接在气缸支架的内侧顶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伸出气缸支架,与设置在所述支座 安装板上的第一铰支座铰接。所述支座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支座,第二铰支座位于第一 铰支座的一侧,第二铰支座与气缸支架的下端铰接。所述型材支架固定安装在支座安装板上, 吸盘组件有多个,各吸盘组件通过调节支架均匀布置在型材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型材支架由多个型材杆件纵横相交连接而成,各型材杆件的每个侧壁上均 开有沿其轴向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连接臂及连接杆,连接臂上开有长条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 安装在长条孔内,另一端与吸盘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减震杆、弹簧及吸盘,弹簧套在减震杆的上,减震杆一端与 连接杆铰,另一端与吸盘固定连接。所述吸盘的开口端上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中部开有 进气孔。
优选地,各吸盘通过气线依次连接,各吸盘的内部空腔均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机械手通过带有橡胶垫的吸 盘吸住成型塑料件的表面,可有效保护其表面在转移过程中不受损伤。机械手代替人工吸取 高温成型塑料件,能够有效避免其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摆脱高温环境对 操作人员的挑战。机械手可根据成型塑料件的表面形状调节吸盘的位置及角度,适用于多种 表面形状不同的塑料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不受环境的状况的 影响,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抓取汽车仪表板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抓取汽车仪表板的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伸缩臂1、气缸支架2、 支座安装板3、型材支架4及吸盘组件,所述气缸支架2固定安装在伸缩臂1的下端,气缸 支架2可随伸缩臂1的伸缩端移动。所述气缸支架2内设置有气缸5,气缸5的上端铰接在 气缸支架2的内侧顶部,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伸出气缸支架2远离伸缩臂1的一端,与设置 在所述支座安装板3上的第一铰支座6铰接。所述支座安装板3上还设置有第二铰支座7, 第二铰支座7位于第一铰支座6的一侧,第二铰支座7与气缸支架2的一个侧壁的下端铰接。 气缸5的活塞杆可控制支座安装板3,绕第二铰支座7与气缸支架2的铰接轴转动。所述型 材支架4固定贴合在支座安装板3上背离第一铰支座6和第二铰支座7的一侧,型材支架4 由多个型材杆件8,纵横相交固定连接而成,各型材杆件8的每个侧壁上均开有沿其轴向的 安装槽9,安装槽9可用于在型材支架4上连接其他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5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BMC注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