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墩身钢筋加工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4576.2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权;王伟;潘寿东;王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式 钢筋 工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墩身钢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式墩身钢筋加工模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的建设、运营状态均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桥墩墩身的施工对施工工期、质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墩身钢筋的施工工艺,因在过程中伴随着高空作业,且所需的架设、固定的设备及材料较多,该工艺直接制约了桥墩的施工进度,也间接地影响了桥梁的竣工工期。
传统墩身钢筋的施工工艺主要采用的是在墩身钢筋整直、除锈及弯折加工完成后,将其运输至桥址。在墩身施工前先按照图纸进行测量定线,检查基础平面位置、高程及墩台的预埋钢筋位置,搭设施工脚手架,再按照施工图对墩身钢筋箍筋、主筋等分次地进行绑扎焊接。钢筋绑扎焊接过程中,若需接长且搭接焊时,需先将钢筋临时固定在脚手架上,再进行焊接;钢筋骨架在不同高度处需设置适量的垫块,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在传统工艺的施工过程中,因墩身钢筋的施工需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工人需结合脚手架、垫块临时设施等实际情况进行,故传统的墩身钢筋施工具有施工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较高、工序繁杂等缺点,导致墩身的施工工期较长、且标准化较差的现状,使得工程速度慢,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传统墩身钢筋绑扎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本降低的液压式墩身钢筋加工模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压式墩身钢筋加工模架,包括:第一侧模架、第二侧模架、底部模架、吊装机构和液压系统;第一侧模架和第二侧模架分别位于底部模架上端两侧,使得第一侧模架、第二侧模架和底部模架形成一个顶端开放的加工区;所述第一侧模架顶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吊装机构移动的轨道;所述底部模架一侧与第一侧模架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用于第二侧模架滑动的滑轨,使得所述第二侧模架在所述液压系统的控制下沿着远离或靠近第一侧模架的方向滑动;所述吊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吊车,一端与吊车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工区上方的悬臂和设置在悬臂上的钢筋吊车。通过液压系统确定第一侧模架、第二侧模架的间距,固定加工区的大小从而保证了墩身钢筋的准确尺寸,利用吊装机构实现机械化的吊装钢筋加工焊接,节省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加工完成后,再利用液压系统控制第二侧模架打开,同时利用吊装机构将完成后的墩身钢筋吊出。
作为优选,所述加工区底部壁面和侧壁上设置有用以定位的定位条和定位销,用于定位和固定主筋位置,提高墩身钢筋加工精度。
作为优选,第二侧模架远离第一侧模架侧设置有三角支撑架,用以提高第二侧模架的强度,保证墩身钢筋在加工过程中不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模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模架相连接的液压机、用以控制液压机的液压控制箱和用以操作的液压控制开关,用以快速方便的控制第二侧模架的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吊车与悬臂之间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三角形钢架相连接,保证悬臂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吊车上设置有用以装夹钢筋的夹头,夹头通过吊线自钢筋吊车伸入所述加工区或自所述加工区回退到钢筋吊车上,方便了工人的操作,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模架和第二侧模架平行设置,两者的起始段笔直设置,尾端逐渐向同一侧弯曲,用以适应墩身钢筋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设置有两套以上的吊装机构,抬吊钢筋时更加平稳,保证了加工的准确性,并提高装吊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模架或底部模架上还设置有用以标识第二侧模架活动距离的标尺,用以良好的控制模架间的距离,保证墩身钢筋尺寸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墩身钢筋加工模架通过固定的模架集中生产全线桥墩的钢筋网,操作环境友好,实现了从逐个加工模式到工厂化的集中生产模式,这大大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工程质量问题。改善了传统墩身钢筋施工工艺中,需在墩址依靠人力进行墩身钢筋网的绑扎焊接,钢筋位置、间距等均需人工测量确定,且焊接、绑扎等工序的操作环境因筋位的变化使得细节操作工艺更加繁杂拖沓,这导致的墩身钢筋网的施工繁琐、工效较低的现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4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的桥梁支座检查装置
- 下一篇:震动、找平、快速移动一体化的简易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