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嘴总成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3690.3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欣;刘军;李安;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嘴 总成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总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喷嘴总成1是由喷嘴体10和喷嘴11组成,如图2中所示,喷嘴11插接在 喷嘴体10上,两者连接处通过钎焊实现紧固。
目前在检测喷嘴总成内部是否堵塞时,首先利用检测工装校正喷嘴总成的 焊接角度及尺寸是否合格,然后再手持气管与喷嘴11端部连接,通过人工吹气 的方式检测喷嘴总成内部是否堵塞。采用该方式检测费时费力,操作灵敏性差, 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自动 检测的喷嘴总成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嘴总成检测装置, 包括用于检测喷嘴总成焊接角度和尺寸的检测工装,所述检测工装上设有密封 气腔,所述密封气腔具有与所述喷嘴总成连通的出气孔,位于所述检测工装与 所述压力显示开关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气源;
所述压力显示开关电连接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报警装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电控单元还电连接溢流阀或限压阀,所述溢流阀 或限压阀连接排气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检测工装上设有密封气腔,密封气腔具有与所述喷嘴总成连通的出气 孔,检测工装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压力显示开关,第一管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气 源;压力显示开关电连接电控单元,电控单元电连接报警装置,利用压力显示 开关以及电控单元的配合使用,可实现自动检测系统管路内压力的变化,达到 压力显示开关设定值时,报警装置报警提示喷嘴总成内部堵塞,反之,则不堵 塞,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将检测喷嘴总成的焊接角度、尺寸以及内部是否堵塞 集成为一体,且易于操作,检测效率快,声光报警,简单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喷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嘴总成,10、喷嘴体,11、喷嘴,2、检测工装,3、第一管路, 4、气源,5、第二管路,6、压力显示开关,7、电控单元,8、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中所示,一种喷嘴总成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喷嘴总成焊接角度 和尺寸的检测工装2,检测工装2上设有密封气腔,密封气腔具有与喷嘴总成1 连通的出气孔,检测工装2通过第一管路3连接压力显示开关6,第一管路3通 过第二管路5连接气源4;压力显示开关6电连接电控单元7,电控单元7电连 接报警装置8。报警装置8优选为简单明确的声光报警装置。
为了提高检测的方便性以及操作的简单化,将电控单元7再电连接溢流阀 或限压阀,使溢流阀或限压阀连接排气管。这样可以使得管路内多余气体会及 时被排出,而不需要单独处理该部分气体。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打开电控单元7,此时第一管 路3畅通,报警灯不亮不响。
然后将喷嘴总成1放置在检测工装2上,此时可先利用检测工装2先检测 喷嘴总成1的角度和尺寸是否合格,检测完毕后再打开气源4。
此时气源4内的气体通过第二管路5进入第一管路3中,一路进入检测工 装2的密闭气腔内,一路进入压力显示开关6内,由检测工装2上的出气孔将 气体引入喷嘴总成1的喷嘴管内。
此时若喷嘴总成1无堵塞,则气体直接从喷嘴总成1的喷嘴11中排出,整 个系统管路内的压力不变,不会达到压力显示开关6的设定压力值,则不会给 予电控单元7指示信号,则电控单元7即不会给予报警装置8信号,则报警灯 不亮不响。
若喷嘴总成1堵塞,则第一管路3内压力升高,同时压力显示开关6内压 力随之升高,达到压力显示开关6的设定压力后,压力显示开关6给电控单元7 发出信号,电控单元7则接通报警灯,报警灯通过声光报警提示操作者,喷嘴 总成1内堵塞。此时报警过后,电控单元7给予溢流阀或限压阀(图中未示出) 信号,使其开启接通排气管,排出使系统管路内压力升高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3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质多智能体系统输出一致性教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