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3211.8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1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晾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10 | 分类号: | F16B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杆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伸缩杆可以调节长度,在生活中大量使用。但传统的伸缩杆一般是通过相互套接的至少两个管件,实现长度条件,并通过两个管件之间设置安装孔和螺丝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调节时需要先将螺丝松开,调整完后再拧紧螺丝,因此调节麻烦;且需要设置多个管件,使伸缩杆的重量加重,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杆,能够便于调节,使用方便且轻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伸缩杆,包括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外壳、位于第一通道内的调节杆、位于第二通道内的限位杆、套接于限位杆上的驱动件,限位杆的外周设有第一凸轮面,驱动件设有与第一凸轮面相对的第二凸轮面,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调节杆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布置的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杆靠近第一通道的一端配合。
转动驱动件时,在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作用下,限位杆会沿着第二通道移动并伸入或退出第一通道,同时卡入或脱离调节杆的限位孔。当需要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时,先通过转动驱动件,使第二凸轮面的凸点逐渐靠近限位杆的第一凸轮面的凸点,使限位杆向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移动,并逐渐脱离调节杆的限位孔和退出第一通道,此时可以调整调节杆伸出第一通道的长度;调整完成后,再通过转动驱动件,使第二凸轮面凸点逐渐远离第一凸轮面的凸点,并使第二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贴合,使限位杆向第一通道的一侧移动,并逐渐进入第一通道和卡入调节杆的限位孔,使调节杆固定,实现伸缩杆的调节,且调节灵活简单,无需多个调节杆套接,减轻伸缩杆的重量,使用更方便。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伸缩杆还包括位于第二通道内的复位弹簧、与第二通道固定连接的紧固件,复位弹簧一端与限位杆远离第一通道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紧固件相抵。通过驱动件使限位杆向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移动,逐渐压缩复位弹簧,调整调节杆伸出第一通道的长度;当松开驱动件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杆向第一通道一侧移动,当调节杆的限位孔与限位杆对齐后,限位杆卡入限位孔内,使调节杆固定,实现伸缩杆的调节,使伸缩杆的调节更方便灵活。
进一步的是,紧固件套设于第二通道内,紧固件外周设有第一螺纹,第二通道的内壁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紧固件和第二通道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并通过紧固件伸入第二通道的长度来调整复位弹簧位于第二通道内的位置,调整复位弹簧压缩后的对限位杆的弹力,便于安装调试。
进一步的是,外壳设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开口,驱动件位于开口内。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容纳驱动件的开口,使驱动件的操作更方便,伸缩杆的结构更合理。
进一步的是,驱动件为转盘。
进一步的是,转盘的外周设有多条沿周向布置的凸条。凸条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使转盘的转动更方便,调节更稳定。
进一步的是,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垂直布置。使限位杆垂直卡入或脱离调节杆的限位孔,使限位杆和调节杆之间的配合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时,先通过转动驱动件,使第二凸轮面的凸点逐渐靠近限位杆的第一凸轮面的凸点,使限位杆向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移动,并逐渐脱离调节杆的限位孔和退出第一通道,此时可以调整调节杆伸出第一通道的长度;调整完成后,再通过转动驱动件,使第二凸轮面凸点逐渐远离第一凸轮面的凸点,并使第二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贴合,使限位杆向第一通道的一侧移动,并逐渐进入第一通道和卡入调节杆的限位孔,使调节杆固定,实现伸缩杆的调节,且调节灵活简单,无需多个调节杆套接,减轻伸缩杆的重量,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壳,110.第一通道,120.第二通道,130.开口,20.调节杆,210.限位孔,30.限位杆,310.第一凸轮面,40.驱动件,410.第二凸轮面,420.凸条,50.复位弹簧,6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晾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晾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3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胶定位治具及双面胶
- 下一篇:一种卡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