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震管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52414.5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许林;王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F16L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管夹。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中的燃油管、制动管等管件需要利用管夹固定,将管件贯穿管夹, 通过管夹定位;但现有技术的管夹只具有简单的定位功能,对于噪声的降低并 无帮助,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传递到车内后将大大削弱汽车的NVH性能; 例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油经过燃油管时对燃油管造成脉冲,使燃油管震 动并与管夹碰撞,而管夹无法对燃油管的脉冲和震动进行削弱,产生较大噪声。
因此,就需要一种汽车减震管夹,能够增强对汽车管件固定的牢固度,有 效地减少管件与管夹的碰撞,同时有效地对震动形成缓冲,降低汽车运行过程 的噪音,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管夹,能够增强对汽 车管件固定的牢固度,有效地减少管件与管夹的碰撞,同时有效地对震动形成 缓冲,降低汽车运行过程的噪音,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管夹,包括设有置管槽Ⅰ的夹体及设在夹体上用于 盖合置管槽Ⅰ开口的减震片,所述夹体和减震片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夹体和减震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该汽车减震管夹还包括下夹座和上夹座,所述下夹座设有用于与 车身相连的车身连接部,所述下夹座和上夹座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夹体的固定区。
进一步,所述下夹座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附属夹,所述附属夹包括置管槽 Ⅱ及设于置管槽Ⅱ开口处的弹性卡条。
进一步,所述上夹座的一端设有旋孔、另一端设有卡扣,所述下夹座设有 用于与旋孔配合实现铰接的转轴及用于与卡扣配合实现卡紧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上夹座设有旋止块,所述下夹座设有用于与旋止块配合实现 旋转限位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上夹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压紧减震片的压块。
进一步,所述车身连接部为固定凸台,所述夹体上设有供固定凸台穿过的 过孔。
进一步,所述下夹座的上表面设有防错装凸台,所述夹体上设有用于与防 错装凸台配合的防错装凹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凸台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件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 孔内设有用于防止连接件脱落的防脱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管夹,夹体与减震片配合, 使置管槽Ⅰ对置于其中的管件形成包覆式结构,能够增强对汽车管件固定的牢 固度,有效地减少管件与管夹的碰撞,同时夹体和减震片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有效地对震动形成缓冲,降低汽车运行过程的噪音,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夹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夹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减震管 夹,包括设有置管槽Ⅰ11的夹体1及设在夹体1上用于盖合置管槽Ⅰ11开口的 减震片2,所述夹体1和减震片2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置管槽Ⅰ11用于容置 管件,其为通槽结构并具有上开口;减震片2可盖合这一开口,以对置于其中 的管件形成包覆式结构能够增强对汽车管件固定的牢固度,有效地减少管件与 管夹的碰撞;同时,夹体1和减震片2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有效地对震动形 成缓冲,降低汽车运行过程的噪音,提升汽车的NVH性能;柔性材料可以是橡 胶等现有的材料;减震片2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于夹体1,便于管件的放置;所 述夹体1和减震片2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便于加工成形,此时它们为可 折叠变形的柔性结构,在减震片2上与夹体1相连接的部位可设置便于其折叠 的形变槽;置管槽Ⅰ1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优选为并列设置的三 个。
本实施例中,该汽车减震管夹还包括下夹座3和上夹座4,所述下夹座3设 有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车身连接部,所述下夹座3和上夹座4之间形成用于固定 夹体1的固定区;下夹座3和上夹座4可采用硬质材料例如聚缩醛制成,对夹 体1和减震片2形成外保护,便于夹体1的放置,并且上夹座4可压紧减震片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路及具备电源电路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承式电缆支架的立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