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高湿涤棉复合纱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2201.2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乔冠娣;顾浩源;韩爱云;陈晓凤;卢健;殷翔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振阳晴纶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涤棉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纺纱,具体涉及一种涤棉混纺纱。
背景技术
纺织用纤维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以在纺纱时,使得纺中纤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缠结,分布和抱合力形成具有一定强力、柔韧性、弹性、伸长等性能的细纱。
棉织物是指以棉纱为原料的织物,是我过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在纺织纤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棉织物机械强度与弹性较差,棉织物中夹杂杂质,影响棉织物的耐用性。纯棉织物经过水洗和穿着后极易起皱变形,并且其成本较高,不利于纯棉织物的开发应用。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重要品种,涤纶织物广泛用于制造衣着面料和工业制品。涤纶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染灰尘,影响衣着美观。涤纶织物触肤感较差,极大的影响了服装的舒适性。
棉涤混纺织物是涤纶和棉的混合物,触肤感不及棉织物,穿着不如棉织物吸汗。棉涤混纺织物对油污亲和力强,容易吸附油污,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难以洗涤。棉涤混纺织物成本较高,限制其在市场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高湿涤棉复合纱,整体纱线强度提高,同时纱线的吸湿透气性能和纯棉纱接近,纱线触感柔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高湿涤棉复合纱,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缠在所述内层外,所述外层由棉纤维以“Z”捻绕内层缠绕而成,所述棉纤维的细度为1.2~1.5D,其长度为28~40mm,所述里层由涤纶短纤棉纤维以“Z”捻螺旋缠绕而成,所述涤纶短纤的细度为1.3~1.6D,其长度为40~60mm。
优选地,所述高强高湿涤棉混纺纱的支数为20~35S。
优选地,所述里层的捻度为6~10捻/cm,外层的捻度为15~20捻/cm。
优选地,所述里层与外层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1。
优选地,所述涤纶短纤的表面设有不均匀的孔洞,用于增加纱线的吸湿性能和抱合力。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高湿涤棉复合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涤棉混纺,外层主要为棉,棉与肌肤接触感好,服用舒适,并且吸湿排汗性能好,里层由涤纶短纤和棉纤维混纺,涤纶短纤重量轻,拉伸性能好,能起到良好的骨架支撑作用。采用“Z”捻方向缠绕,不仅使得整个纱线具有更高的拉力强度和高强高湿等物理性能,而且使纱线可纺性能提高,且不影响外层纤维束的染色性、抗静电性能和吸水吸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强高湿涤棉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里层,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高湿涤棉复合纱,包括里层和外层,所述外层包缠在所述内层外,所述外层由棉纤维以“Z”捻绕内层缠绕而成,所述棉纤维的细度为1.2~1.5D,其长度为28~40mm,所述里层由涤纶短纤棉纤维以“Z”捻螺旋缠绕而成,所述涤纶短纤的细度为1.3~1.6D,其长度为40~6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强高湿涤棉混纺纱的支数为20~35S。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里层的捻度为6~10捻/cm,外层的捻度为15~20捻/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里层与外层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涤纶短纤的表面设有不均匀的孔洞,用于增加纱线的吸湿性能和抱合力。
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涤棉混纺纱线确实解决了纯棉纱强度低、成本高和现有技术的涤棉混纺纱吸湿性能差、手感不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振阳晴纶绒有限公司,未经盐城振阳晴纶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四根单纱合股形成纬线制备的数字麦粒织物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落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