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死点椭圆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8432.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薛河;王帅;李林瀚;庄泽城;谢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L11/04 | 分类号: | B43L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死点 椭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绘图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死点椭圆规。
背景技术
在目前中小学及各类高校的课堂教学中,绘图是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 作。对于一般的直线、圆弧和圆,利用直尺或圆规就可以进行绘制,但在 绘制椭圆时,一般的做法是利用“四弧连接原理”绘制或者采用普通椭圆 规绘制。借助“四弧连接原理”勉强可以近似绘制出椭圆,但难以达到光 滑、美观并且省时的基本要求。而现有椭圆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椭圆规通过操作杆在十字滑槽上表面做圆周运动绘制椭圆,绘 图过程中存在手臂与操作杆的干涉现象,故现有椭圆规操作十分不便;(2) 现有椭圆规无专用绘图杆,仅通过操作杆在十字滑槽内的运动绘图,且其 绘图部分无专用夹具,绘图精度较低;(3)现有椭圆规因其结构缺陷, 经常由于十字滑槽与绘图笔的干涉而无法自由绘制较小尺寸的椭圆;(4) 现有椭圆规因结构缺陷,在给定一个长(短)轴之后只能绘制相应短(长) 轴的椭圆,无法在其绘图范围内自由绘制任意长(短)轴的椭圆(即存在 绘图死点)。因此,迫切需要一款新型椭圆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死点 椭圆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椭圆规绘图 过程中手臂与操作杆的干涉问题和绘制小尺寸椭圆时十字滑槽与绘图笔 的干涉问题,绘图精度较高,在绘图范围内可绘制任意长(短)轴的椭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死点椭圆规, 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架、操作杆和螺杆套筒,所述操作杆设置在十字架 的上方,所述螺杆套筒设置在十字架的下方,所述螺杆套筒和操作杆平行, 所述十字架的底部外端均安装有吸盘,所述十字架上设置有十字槽,所述 螺杆套筒包括下筒体和卡装在下筒体上的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顶部两端 均固定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位于十字架内且能够沿着十字槽滑动, 所述定位滑块通过连接支柱与操作杆连接,所述螺杆套筒内沿轴向设置有 螺杆,所述螺杆套筒的端口设置有端盖,所述螺杆的外端连接有带动螺杆 转动的旋钮,所述旋钮穿过端盖且与端盖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 其螺纹配合的粉笔托,所述粉笔托位于所述螺杆套筒内且能够沿着螺杆套 筒的内壁滑动,所述粉笔托上开有用于安装粉笔的粉笔安装孔,所述粉笔 托上设置有用于将粉笔锁紧的第一螺钉。
上述的一种无死点椭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柱的下端与定位 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柱的上端通过六角头螺栓和蝶形螺母与操作杆 固定连接,所述六角头螺栓的螺杆穿过操作杆和连接支柱,所述蝶形螺母 设置在六角头螺栓的螺杆端部,所述操作杆上沿长度方向开有供六角头螺 栓的螺杆穿过的调节槽,所述操作杆上沿长度方向开有供六角头螺栓的螺 杆穿过的调节槽。
上述的一种无死点椭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长度大于所述 螺杆套筒的长度,所述螺杆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对齐。
上述的一种无死点椭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置有 手柄。
上述的一种无死点椭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通过第二螺钉安装 在十字架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无死点椭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笔安装孔内设置有弹 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十字架上设置吸盘,实现椭圆规与绘图平面的 固定,且绘制椭圆时螺杆套筒与操作杆独立运动,绘图过程中不存在手臂 与操作杆的干涉问题,无死点椭圆规操作更为便捷。
3、本实用新型将螺杆套筒设计为下筒体和上筒体两部分,其螺杆套 筒内有保证粉笔托运动轨迹的滑槽设计,保证了该椭圆规的绘图精度。
4、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和螺杆套筒分别安装于十字架的上下两侧, 绘图时不存在十字架与绘图笔的干涉问题,可以自由绘制较小尺寸的椭 圆。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操作杆上设置调节槽,并通过蝶形螺母及螺栓 固定连接连接支柱从而调节绘图范围,从而实现自由绘制任意长(短)轴 的椭圆的功能要求。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8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