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钻压推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8383.6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军;张炎;陈智;胡强法;于东兵;赵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19/08 | 分类号: | E21B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钻压推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类工具,尤其是一种机械式钻压推加器。
背景技术
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技术是在井下导向器的引导下利用螺杆马达和万向节柔性 轴组合钻具钻穿套管,利用喷嘴形成的高压水射流的破岩钻进,在油气层沿井筒径向 钻出深达数十米清洁的泄流孔道,新增和拓展泄油区域,克服采用常规直井开发面临 的多井低产问题,避免水平井等大规模增产措施带来的高成本。
目前,常见的水射流钻径向孔作业需要首先进行钻穿套管过程。钻穿套管过程主 要利用液压力驱动井下螺杆马达和万向节柔性轴组合钻具钻穿套管。在套管钻孔的过 程中,钻头切削套管需要适合稳定的钻压和转速。在井下过导向器工况下,钻压难以 精确控制。钻压过大,易导致钻头崩刃、卡钻,甚至万向节软轴断裂。钻压过小,钻 头易磨损,无法钻穿套管。
目前,解决钻头钻压稳定的方案是增加一个节流孔板来实现对钻压的调节,通过 调节节流孔径的大小和节流孔处的流量来调节节流压差,依靠节流压差与液压腔承压 面积控制钻头钻压。但是该方案存在的不足是,节流孔处的流量是通过地面泵组输出 量来控制的,流量从地面传递到节流孔板处时会受到一些因素干扰,譬如管柱泄露、 管路负压,流量会波动,节流压差会产生变化,从而无法准确的控制钻压,导致钻头 与套管内壁接触切削时的钻压过小或过大,钻头无法有效钻削或卡阻崩刃,钻孔不成 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钻压推加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 足。通过下连接件弹性地与上连接件连接,能将合理的钻压推加到钻头上,避免流量 波动造成液力波动,克服钻压不可控、钻头无法有效钻削的缺点,实现钻头稳定工作。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包括:
上连接件,其内部形成贯通的第一内腔;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与螺杆马达相连接, 所述上连接件外壁面的下部形成外花键;
芯轴,其内部形成贯通的第二内腔;所述芯轴的上部装设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下部;
下连接件,其内部由上至下形成贯通的第三内腔与第四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内壁 面的上部形成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相配合,所述下连接件能弹性地与所 述上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芯轴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且所述芯轴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内腔 滑动密封配合;所述下连接件的下部与钻头相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四内腔依次相连通,形成导流通道。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内花键外筒,其套设在所述上连接件的外部,所述内花键外筒的内壁上部形成所 述内花键;
下接头,其上部装设于所述内花键外筒内,所述芯轴位于所述内花键外筒内且所 述芯轴的下端与所述下接头滑动密封配合;所述下接头的下部与所述钻头相连接。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 面之间夹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外部。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面之 间容置弹簧垫环。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上连接件包括:
上接头,其上部与所述螺杆马达相连接;
外花键接头,其外壁面上部形成所述外花键,所述外花键接头装设于所述上接头 的下部;所述芯轴的上部装设于所述外花键接头的下部。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芯轴与所述外花键接头之间嵌设有至少 一个第一密封圈。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芯轴与所述下接头之间嵌设有至少一个 第二密封圈。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上接头的外壁面上形成上连接螺纹段, 所述上接头通过所述上连接螺纹段与所述螺杆马达相连接。
如上述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其中,所述下接头的外壁面上形成下连接螺纹段, 所述下接头通过所述下连接螺纹段与所述钻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械式钻压推加器的优点及特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8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的振幅调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新型油管接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