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自吸过程内外特性协同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7835.9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陆天桥;孙彩珍;詹连辰;王海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程 内外 特性 协同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机械实验领域,具体为一种泵自吸过程的内外特性协同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同时测量泵自吸性能外特性和气液两相流动内特性。
背景技术
自吸泵是一种特殊的离心泵,只需要第一次启动的时候灌水,以后每一次启动都能把管道和泵体里的空气排出,然后正常地输水。它是轻小型灌溉机组的关键部件,广泛地应用于农村移动灌溉、流动工作、启动频繁和灌液困难的场合。自吸泵除了流量、扬程、效率等水力性能参数以外,还有自吸时间、自吸高度等参数作为自吸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自吸泵的自吸机理,提高泵的自吸性能对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甚至加快国家的农业装备创新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前对于自吸泵的试验研究方面大多侧重于自吸泵局部结构尺寸对自吸性能的影响上,以及局部压力变化和外特性的变化上,而对于泵自吸过程气液两相流动内特性微观变化,以及这种微观变化与流量、扬程、效率等外特性的宏观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很少。
经检索,一种高吸程自吸泵自吸高度测试台(201210140932.7)通过在泵回水管上增加可调变频增压泵以补充射流装置喷射器进口处的压头,增加电动定差减压阀以增加泵进口的压降,最终实现不改变测试台的实际安装高度满足高吸程自吸泵测试的需要。但是该试验台仅适用于自吸泵自吸性能外特性的试验,进行自吸泵自吸过程内部流场测试分析时,需要重新搭建试验台,提高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降低了使用效率。因此,为了研究泵自吸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动规律,提高泵的自吸性能,甚至深入理解泵的自吸机理,对泵自吸过程自吸性能外特性和气液两相流动内特性同时测量是自吸泵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自吸泵试验台功能单一,结构复杂等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泵自吸过程的内外特性协同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泵自吸过程的测试,可以同时测量泵水力性能、自吸性能等外特性和气液两相流动内特性,得到泵自吸过程进出口压力、气液相流量以及叶轮转速的瞬态变化以及自吸泵中气液混合、气液分离、气泡排出、液体回流和气泡在叶轮、蜗壳、气液分离室内运动的具体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自吸过程内外特性协同测试系统,包括水箱和自吸离心泵,所述自吸离心泵的出口管道和入口管道均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自吸离心泵的出口管道上从水箱侧开始依次设有第一闸阀、电磁流量计和出口压力传感器;所述自吸离心泵的入口管道上从水箱侧开始依次设有第二闸阀、科式质量流量计和进口压力传感器,所述自吸离心泵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轴编码器,所述自吸离心泵旁还设有高速摄影机和LED光源,所述高速摄影机依次连接信号采集器和计算机;所述科式质量流量计、所述进口压力传感器、所述出口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轴编码器也分别通过NI虚拟仪器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箱底部还设有排水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箱为透明水箱,外侧设有直接反映自吸离心泵自吸高度的刻度尺。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离心泵为透明有机玻璃,所述自吸离心泵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均为不锈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离心泵、所述电磁流量计、所述科式质量流量计、所述第一闸阀和所述第二闸阀与均通过法兰连接在管路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所述自吸离心泵进口管路中心线所在的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由自吸离心泵及管路系统、动态测试系统和高速摄影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可以同时测量自吸离心泵水力性能、自吸性能等外特性以及自吸过程气液两相流动内特性,结构简单,功能多样。(2)本实用新型进口管路的流量计采用科式质量流量计,倒三角状安装时测量进口管路液相流量,正三角状安装时测量进口管路气相流量,可以同时根据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分析泵自吸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3)通过排水阀控制水箱中液面的高度,进而控制自吸离心泵的自吸高度,方便研究不同自吸高度下的内外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特性协同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科式质量流量计倒三角安装的示意图。
图3是科式质量流量计正三角安装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7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蔗剥叶机剥叶元件的疲劳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压紧载荷可检测密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