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7597.1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轩;曹正策;张子起;汤治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 | 分类号: | F16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离合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特别是一种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属于车 辆离合器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研究是从单独依靠蓄电池供电的纯电动汽车开始的,纯电动汽车或零 排放新燃料汽车无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目前纯电动汽车初始成本高,行驶里程较 短。由于高效能蓄电池、燃料电池及其系统的发展相对滞后,混合动力汽车正是在纯 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为有利于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车型。它将现有内燃机与一定 容量的储能器件(主要是高性能电池或超级电容器)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组合,可以大 幅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自动离合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否则无法配合自动变 速器完成起步、换档等必要工况。目前的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位置传感器置于气缸中, 和活塞杆同轴,这样就限制了活塞的行程,同时活塞受侧向力后的偏摆可能会引起位 置传感器读数失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混动动力系统的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使其 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推力变化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中到大型客车或货车的 混合动力系统)。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气缸和设置在所述气缸中的活塞,所述活塞上固 定连接有磁环座,磁环座上配置有磁环;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阀座,在所述阀座和 所述气缸中形成有进气气路和排气气路,在所述进气气路上和排气气路上分别配置有 高频电磁阀;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气缸外侧的电磁式位置传感器,其能够感应所述磁环 的位置。
特别地,所述进气气路的进气口安装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排气气路上安装有取气 阀,所述高频电磁阀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上的两个进气高频电磁阀和两个高频排气电 磁阀,其中两个进气高频电磁阀并联安装于进气气路中,两个高频排气电磁阀并联安 装于排气气路同时和取气阀串联。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座,其安装于所述阀座的侧面,所述高频电磁阀的出线联接 于插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座和气缸通过螺栓、O型密封圈安装在一起。
特别地,所述磁环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活塞上,同时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磁环座 与活塞之间的凹槽中,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通过防转销固定于所述活塞,另一端通过无 油轴承支承在所述阀座上,并通过安装在所述阀座上的防转销防止所述导向杆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之间的弹簧;所述活塞上配置有Y 型密封圈和导向环,所述活塞、气缸、O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形成密封腔,该密封 腔通过所述进气气路和排气气路能够分别联接到储气罐和大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通过导向环支撑与气缸内壁和前端盖上。
进一步地,排气气路通过高频电磁排气阀后返回到由气缸、活塞和前端盖形成的 非密封腔室,并通过前端盖上的排气孔和大气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了电磁式位置传感器外置于气缸的布置方式,使得在不增加外形尺寸的前 提下能有更长的活塞行程,从而能输出更大的分离扭矩,适用范围广,同时气缸结构 更加简单可靠,传感器位置反馈精准。
2.使用了活塞防转结构,使得配合电磁式位置传感器的磁环始终在传感器的测量 范围内。
3.能实现高精度的离合器分合控制,自动完成起步、换挡等功能。
4.执行机构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布置。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参考下面的描述能够很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工作特点和优点,但此处说明的附图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所附示意图只 是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自动离合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自动离合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气缸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数字表示意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7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膜装置和成膜装置的清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剖分式进油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