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47240.3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张丽琴;刘耀;张功臣;李晓天;刘秀芳;冯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聪 |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液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液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配液系统中,为了满足配料精度的要求,配液罐一般配置称 重模块,通过称重模块对储罐内物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在某些情况下,物料 需要按照一定流量从一个储罐转移至另一个储罐或相应的设备中,这时通常 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比例调节阀和质量流量计相互协调的方法来实现流量控 制,其中,质量流量计能够直接采集物料的流量,很好地解决了流量控制的 问题。
但质量流量计的引入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质量流 量计为控制精度较高的流量计,价格不菲;第二,受现场安装空间限制,质 量流量计竖直安装往往难以实现,且难以现场固定,而水平安装会存在清洗 死角,给系统管道的清洁验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增大系统污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利用质量流量计 和比例调节阀控制流量存在成本高、安装受限以及清洗困难的缺陷,提供一 种无需质量流量计、利用原有称重模块就能够实现流量控制的配液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配液系统,包括一配液罐和一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系 统还包括一调节机构以及一控制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安装于所述配液罐的底 部,所述配液罐中储存有物料,
所述称重模块用于每隔一时间段采集所述配液罐的重量,并将所述配液 罐的重量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段和所述时间段内所述配液罐的重量 变化值输出所述物料的流量,并根据所述物料的流量生成一调节信号,以及 将所述调节信号发送至所述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物料的流量。
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流量计采集物料流量的配液系统相比,本方案通过利 用配液系统原有的称重模块实时采集配液罐的重量并将其转化为物料的流 量,并根据物料的流量生成一调节信号,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调节信 号调节所述物料的流量,从而形成闭环控制,以使所述物料的流量逼近用户 预设的流量,实现了实时、精确调节物料流量的目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其中,控制模块可以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DSP(数字信 号处理)或ARM(一款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微处理器)等处理器芯片。
另外,本方案的配液系统符合316L(不锈钢材料牌号)制药级卫生标 准,安装符合规范要求,而且无清洗死角。
较佳地,所述配液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配液罐连接的一出料管道,所述出 料管道用于运输所述物料,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出料管道上。本方案中, 为了使得配液罐中的物料能够全部流出,所述出料管道设置为与所述配液罐 的底部相连接。
本方案中,配液罐中的物料通过出料管道流出,控制模块向出料管道上 的调节机构发送调节信号,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物料的流量。
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为一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用于通过增大 或减小开度的方式调节所述物料的流量。其中,调节机构不限于本方案中的 比例调节阀,还可以为其它具有调节作用的机构,例如能够实现比例积分微 分(PID)控制的调节机构。
较佳地,所述配液系统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 物料的流量发送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物料的流量。
较佳地,所述显示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物料的流量发送出去。
本方案中,配液系统的显示装置在显示物料流量的同时,还可以将物料 的流量发送出去,例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方便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配 液系统省去了流量计的使用,而是利用配液系统中原有的称重模块采集配液 罐的重量并将其发送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将配液罐的重量转化为物料 的流量,并通过调节机构来调节物料的流量,进而实现了实时、精确调节物 料流量的目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液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7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制粒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