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手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5510.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亿仁肿瘤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杨虹 |
地址: | 21417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创手术设备。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又称“钥匙孔”手术,因其对患者的创伤小,使病人收益颇多,但对于操作医生来讲,相比考口手术,困难却增大了,实施微创手术时,医生只能通过平面图像来观察手术操作,没有直观的视觉反馈,导致手和眼不协调,同时,手术切口也限制了工具的运动,因此研究出一种高性能的手术工具,受到科研工作者和医生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微创手术设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微创手术设备,包括:操作端1、手柄2、外筒3、3号夹持装置4、连杆5、夹头6和工作端7,所述操作端1包括:两个指圈11、两个传动杆12、1号夹持装置13,所述两个指圈11分别连接在两个传动杆12上,所述两个传动杆12通过1号夹持装置13活动固定;所述工作端7,包括:2号夹持装置73、上颚71、下颚72;所述操作端1固定在外筒3的后端,所述1号夹持装置13与3号夹持装置4通过连杆5相连,所述工作端7固定在外筒3的前端,所述工作端7还连接有夹头6,所述外筒3上设置有手柄2。
优先的,所述夹头6为双棱型结构。
优先的,所述上颚71、下颚72闭合时,指圈间任留有间隙为6°。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菱形结构的夹头6,当指圈11向中间闭合式,上颚71、下颚72打开,当指圈11向两边分离时,上颚71、下颚72闭合,实现手术中缝合打结等复杂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高效完成手术,还能轻松地完成缝合和打结等复杂操作,减少手术中的复杂性,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的指圈,可以避免因长时间操作而造成手指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手术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手术设备的操作端和工作端的结构图
图中:
1-操作端:11-指圈;12-传动杆;13-1号夹持装置;
2-手柄;
3-外筒;
4-3号夹持装置;
5-连杆;
6-夹头;
7-工作端:71-上颚;72-下颚;73-2号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微创手术设备,包括:操作端1、手柄2、外筒3、3号夹持装置4、连杆5、夹头6和工作端7,所述操作端1包括:两个指圈11、两个传动杆12、1号夹持装置13,所述两个指圈11分别连接在两个传动杆12上,所述两个传动杆12通过1号夹持装置13活动固定;所述工作端7,包括:2号夹持装置73、上颚71、下颚72;所述操作端1固定在外筒3的后端,所述1号夹持装置13与3号夹持装置4通过连杆5相连,所述工作端7固定在外筒3的前端,所述工作端7还连接有夹头6,所述外筒3上设置有手柄2。
在本实施例中,优先的,所述夹头6为双棱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优先的,所述上颚71、下颚72闭合式,指圈11间任留有间隙为6°,使传动更加精确、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亿仁肿瘤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亿仁肿瘤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5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挠动脉止血压迫器
- 下一篇:妇科用肌瘤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