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焚化炉黑烟治理装置的集尘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45354.4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潮 |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42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焚化炉 黑烟 治理 装置 集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焚化炉黑烟治理装 置的集尘桶。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废物处理装置,焚化炉在燃烧物和有机材料处理过程中应用十分 普遍,例如用于垃圾处理的垃圾焚化炉;焚化炉将燃烧物和有机物通过高温燃烧成灰烬、微 粒以及废气;为了对焚化炉所产生的微粒以及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防止燃烧产物直接排入 至空气中,焚化炉黑烟治理装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焚化炉黑烟治理装置一般将焚化炉所排出的灰烬、微粒以及废气直接排入 至喷淋塔或者洗涤塔内进行净化处理;然而,由于从焚化炉所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灰 烬以及较大的颗粒物,上述灰烬和颗粒物排入至喷淋塔或者洗涤塔内会影响净化处理效 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焚化炉黑烟治理 装置的集尘桶,该集尘桶能够对焚化炉所排出的废气进行前期沉淀处理并使得灰烬以及较 大的颗粒物沉淀,进而减小喷淋塔或者洗涤塔的负担并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焚化炉黑烟治理装置的集尘桶,包括有桶体,桶体的内部成型有集尘 腔室,桶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焚化炉的进气口,桶体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 口分别与集尘腔室连通,桶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导尘壁,导尘壁的下方装设有用 于收集粉尘的粉尘回收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焚化炉黑烟治理装置的 集尘桶,包括有桶体,桶体的内部成型有集尘腔室,桶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焚化炉的进气 口,桶体的上端部开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集尘腔室连通,桶体的下端部设置 有呈漏斗状的导尘壁,导尘壁的下方装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粉尘回收桶;在本实用新型工 作过程中,从焚化炉排出的废气从进气口进入至集尘腔室内,废气在集尘腔室内流动,其 中,部分灰烬和较大的颗粒物沿着导尘壁滑落至粉尘回收桶内;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 新型用于对焚化炉所排出的废气进行前期沉淀处理并使得灰烬以及较大的颗粒物沉淀,进 而减小喷淋塔或者洗涤塔的负担并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 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桶体11——集尘腔室
12——进气口13——出气口
2——导尘壁3——粉尘回收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焚化炉黑烟治理装置的集尘桶,包括有桶体1,桶体1的内 部成型有集尘腔室11,桶体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焚化炉的进气口12,桶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 出气口13,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分别与集尘腔室11连通,桶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 导尘壁2,导尘壁2的下方装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粉尘回收桶3。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从焚化炉排出的废气从进气口12进入至集尘腔室11 内,废气在集尘腔室11内流动并最终经由出气口13排出,其中,部分灰烬和较大的颗粒物沿 着导尘壁2滑落至粉尘回收桶3内。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焚化炉所排出的废气进行前期沉淀处理并 使得灰烬以及较大的颗粒物沉淀,进而减小喷淋塔或者洗涤塔的负担并提高净化处理效 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潮,未经吴海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5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气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城市绿化中水回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