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倾斜松耕刀具的松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4365.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6 | 分类号: | A01B3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375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倾斜 刀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耕机,尤其是松耕机中的松耕刀具。
背景技术
对于松耕机来说,影响松耕效果的重要部件之一是松耕刀具。传统的松耕刀具是犁和耙,但是犁只能对土地进行翻耕,无法实现粉碎的目的,虽然耙能起到一定的粉碎作用,但粉碎的效果较差,粉碎的效率低。
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支持,现在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农耕设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现有的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
对于植物来说,蓬松的土壤能促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更加的发达,发达的根系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让植物生长得更快和更加的茂盛。在耕作土地时,如继续采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则难以达到让土壤蓬松的目的,因此,早在几年前,已经有人在研究采用自动化的松耕机来实现耕地,通过实验证明,在通过螺旋式刀具耕作的土地上播种植物,植物的生长效果明显有提高。
目前的松耕刀具基本为螺旋钻杆,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088069.4申请日为2015.2.9授权公告日为2015.8.2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便于入土的深松耕种机的螺旋钻头,具体公开了,它包括钻杆、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绕设于钻杆的下部,它还包括入土刀片,入土刀片设置于螺旋叶片的尾部且位于螺旋叶片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耕地作业时,钻杆一边旋转一边随着深松耕种机前移,由于螺旋叶片的尾部的下表面设有入土刀片,便于钻杆一边旋转一边入土,同时可有效避免螺旋叶片被磨损,延长螺旋叶片的使用寿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仅仅在螺旋叶片的尾端连接入土刀片,螺旋钻头在入土时,入土刀片切屑土壤,只有入土刀片的一侧受力,这样,不仅会让入土刀片的受力不均,造成入土刀片变形、崩裂或入土刀片与螺旋叶片的连接力不均匀,而且钻杆的受力也不均匀,容易造成钻杆变形甚至断裂。
松耕机需要行走才能实现连续的松耕,而采用垂直向下的螺旋钻杆,松耕机在行走松耕过程中,螺旋钻杆受到的横向力很大,容易让螺旋钻杆变形或断裂。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松耕刀具在横向松耕过程中的受力,为了让松耕刀具更容易入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倾斜松耕刀具的松耕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倾斜松耕刀具的松耕装置,包括松耕箱,松耕箱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有松耕刀具,松耕刀具的轴线与垂直面的夹角为10~45°;松耕刀具包括刀杆,在刀杆的中下部旋绕固定有螺旋片,在螺旋片上安装有刀片,在螺旋片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入土刀片;在刀杆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入土刀片,松耕刀具的下端朝前。
上述松耕装置,由于松耕刀具的轴线与垂直面之间具有夹角,松耕刀具在横向松耕时,土地对松耕刀具会产生阻力,该阻力在松耕刀具上能被分解成垂直轴线的力和平行于轴线的力,而对于松耕刀具来说,垂直轴线的力容易让松耕刀具变形或断裂,但在本实用新型中,阻力被分解了后,垂直轴线的力减小,因此,松耕刀具不容易变形,也不容易断裂。由于设置了第一入土刀片和第二入土刀片,同时,松耕刀具倾斜设置,这样,松耕刀具在入土时,第一入土刀片和第二入土刀片同时切割土壤,让刀杆圆周上的受力均匀,因此,刀杆不容易发生变形和断裂的现象,同时,第一入土刀片和第二入土刀片的受力也均匀,第一入土刀片和第二入土刀片不容易变形和崩裂,第一入土刀片与螺旋片的连接可靠性和好,第二入土刀片与刀杆的连接可靠性也好;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二入土刀片只有少部分与刀杆连接,当受力均匀后,第二入土刀片与刀杆之间的连接处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因此,连接强度高。而且刀具容易入土。
进一步的,松耕箱上设有铰接到机架上的铰接座,在松耕箱上铰接有带动松耕箱翻转的油缸。通过控制油缸可翻转松耕箱,达到调节松耕刀具角度的目的,这样,可根据松耕土地的要求灵活的调整松耕刀具的角度,达到最好的松耕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入土刀片与第二入土刀片在圆周上均布,当松耕刀具入土时,刀具的受力更加的均匀,而且当松耕刀具横向切土时,刀具底部的受力也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4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