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健身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4324.1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17/02 | 分类号: | A63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健身架,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小区引进了专门的体育健身器材,来给人们的日常健身提供方便。现目前的健身器材大多功能相对单一,因此一台设备通常就只能进行一个项目的训练,如果要想设置多个项目,则需要安装多台设备。但是,受制于有限的小区空间,很多相对较小的小区无法同时摆放多台健身器材,这样就导致只能选择安装部分器材,相应的能够得到的锻炼项目就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体育健身器材功能相对单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健身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健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是由四个支腿构成,所述的四个支腿呈矩形分布,在所述支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嵌入地面的定位块;在所述架体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在所述的两根支撑杆上分别吊装有秋千架、拉绳架和爬梯架,所述秋千架上其中的两根吊绳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秋千架上另外的两根吊绳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拉绳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爬梯架的两根拉绳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在侧面相邻的两个支腿之间还连接有拉杆,所述的拉杆上均套有弹性橡胶套。
优化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还安装有吊环架。
优化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还安装有单杠吊架。
优化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大于1.5m。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1.5m的间距可以保证多人锻炼时不会太拥挤,同时也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健身架在一台器械上同时安装有多个项目设施,这样就能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下获得更多个功能项目,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小空间的器械安装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节省器械的成本,为人们的活动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健身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定位块,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秋千架,6—拉绳架,7—爬梯架,8—拉杆,9—弹性橡胶套,10—吊环架,11—单杠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健身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1是由四个支腿构成,所述的四个支腿呈矩形分布,在所述支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嵌入地面的定位块2。安装时,直接将定位块2插入到地面下并固定好,这样就可以起到简化安装的效果,同时稳定性也较好。在所述架体1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的间距大于1.5m。在所述的两根支撑杆上分别吊装有秋千架5、拉绳架6和爬梯架7,所述秋千架5上其中的两根吊绳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上,秋千架5上另外的两根吊绳固定在第二支撑杆4上,所述拉绳架6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上,所述爬梯架7的两根拉绳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杆3上;在侧面相邻的两个支腿之间还连接有拉杆8,所述的拉杆8上均套有弹性橡胶套9。为了丰富功能,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上还安装有吊环架10,在所述第二支撑杆4上还安装有单杠吊架1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4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