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考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3552.7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之翔;包昕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linux 电子 考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嵌入式Linux实现的电子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传统的考勤系统,普遍采用普通磁卡或者指纹考勤,这种考勤方式可 以有效存储工作人员或学生的出勤信息,但不能有效防止代打卡和假指纹代刷的 现象。
也有一些公司和学校在考勤系统中安装有USB摄像头视频采集模块,将考勤 人员的人脸信息保存为数据记录下来,但是由于普通的以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 考勤系统不具备操作系统,更不支持文件传输协议,这就导致考勤系统不能实时 记录考勤人员的精准信息。这些缺陷就为支持片上系统的嵌入式Linux考勤系统 提供了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上述普通磁卡考勤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考勤系统是由S3C2440主控制芯片、液 晶显示模块、视频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声音采集模块、供电模块、按键模 块、系统复位模块、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模块、SDRAM与FLASH内存模块、硬盘模 块组成;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视频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声音采集模块、 按键模块的信号端都分别与S3C2440的GPD、GPJ、GPF、GPE、GPG口进行连接; 系统复位模块的信号控制端直接与S3C2440的nRESET引脚连接;SDRAM与FLASH 内存模块直接用信号线与S3C2440的地址线ADDR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传普通磁卡考勤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系统安装有摄像头,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的人脸进行识别。
2.本系统应用了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进行工作人员的指纹进行检测。
3.本系统应用了声音识别技术,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声音进行识别,十分便利。
4.本系统采用安全稳定的、源代码开放的Linux作为基本操作系统。
5.本系统可以高速地将采集的数据存储于SDRAM与FLASH中,将信息与硬盘中 的事先录入的信息进行比较,并将比较信息保存到硬盘中。
附图说明
图1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考勤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考勤系统作详细说明: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以ARM9架构S3C2440为核心,视频采集模块是 由摄像头直接与S3C244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J相连接组成;指纹识别模块中 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直接与S3C244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F相连接组成;液晶显 示模块的液晶显示器LCD直接与S3C244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D相连接组成; 声音采集模块中的声音传感器直接与S3C244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E相连接组 成;按键模块直接与S3C244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G相连接组成。
所述的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考勤系统的运行原理:接通系统供电模块, 编写液晶显示模块、视频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声音采集模块、按键模块的 驱动程序,将驱动程序加载到S3C2440内核中,让GPDCON、GPJCON、GPFCON、 GPECON、GPGCON这五个控制寄存器处于可读写状态。分别通过视频采集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将所有工作人员的脸谱信息,指纹信息,声音信息 读入S3C2440,并暂存在SDRAM与FLASH中,经过S3C2440内部A/D转换后将所 有信息通过CuteFTP软件上传到系统硬盘当中并保存,保存好的信息存放于 Linux操作系统当中,没有Root权限不可以对这些信息执行任何操作。重启系 统,系统则进入检测记录模式,工作人员在按键模块中选择考勤键,S3C2440的 GPG端口就收到来自按键的信息,并开启视频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声音采 集模块,工作人员分别进行脸谱检测、指纹校验、声音辨别这三个过程后,S3C2440 将该工作人员的脸谱检测信息、指纹校验信息、声音辨别信息暂存到SDRAM与 FLASH中,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后再通过CuteFTP软件上传到系统硬盘当中并保存。 考察人员就可以在Linux操作系统下查看相应的出勤记录,从而有效管理团队。
以上所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实质所做的简单 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3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