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碳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43294.2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0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格林利福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燃油蒸发控制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 碳罐。
背景技术
碳罐一般装在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燃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 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燃烧 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碳罐贮存装置。因为活 性碳有吸附功能,例如:当汽车运行或熄火时,燃油箱的汽油蒸气通过管路 进入活性碳罐的上部,新鲜空气则从活性碳罐下部进入活性碳罐。发动机熄 火后,汽油蒸气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碳罐中,当发动机启动 后,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燃油蒸发净化装置的电磁阀门打开,活 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参加燃烧。汽油是易挥发的燃料,油箱 内的燃油会很快挥发增加油箱内部的压力,当压力到达一定值时就会产生一 定的危险,所以人们就设法平衡压力,起初是将油箱盖做成了限压阀,当压 力高过某一值时,限压阀就打开,把汽油蒸汽排到大气中,后来,人们出于 节约燃料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设置了碳罐,碳罐内部由吸附性很强的活性 炭填充,油箱中多余的燃油蒸汽不再排到大气中,而是有一根管子引入活性 碳罐。是活性碳吸附燃油蒸汽,当汽车开动的时候,活性碳罐电磁阀适时打 开,将吸收的燃油蒸汽重新倒入进气歧管,以达到节约燃油和环保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碳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碳罐在吸附和脱附时不 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碳粉吸脱附性能,吸附和脱附效果差,排放难达标;活性 碳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吸附不完全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隔板形成 连续的通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油气蔓延的路径尽可能增长,从而能够 被通道内的碳粉充分吸附,达到良好吸附和脱附效果,挡板下端设有伸缩螺 栓,增加了碳粉的密度,进一步提高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罐,包括罐体、 罐盖、挡板、隔板、吸附口、脱附口和通大气口,所述的罐体为圆柱体壳体, 所述的罐体内部设有活性碳,罐体下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与之性配合的罐盖, 所述的罐体内部设有与之内内壁相配合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使用柔性材料制 成,所述的罐体内部设有三条隔板,所述的隔板保证罐体内部为弯曲通路, 所述的罐体与左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上部设有吸附口和脱附口,所述的罐体与 右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上部设有通大气口。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吸附口内设有用于油气进入罐体的单 向阀,所述的脱附口内设有油气排出罐体的单向阀,所述的通大气口内设有 灰尘过滤层。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中部隔板固定于罐体的下侧,所述的 左侧隔板和右侧隔板与罐体的上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下部挡板以中部隔板为界限分为左右 两侧半圆,所述的挡板下部设有伸缩螺栓,所述的伸缩螺栓与位于罐盖下部 的调节钮相连接,所述的挡板两侧设有抵顶齿,所述的抵顶齿抵顶于罐体内 壁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挡板上部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 上部设有滤布,所述的吸附口、脱附口和通大气口与罐体相连接的部位都设 有滤布。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罐体腰部两侧设有安装凸起,所述的 罐体下部设有加强凸起,所述的罐盖地面设有交叉设置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 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隔板形成连续的通道,在体积不变的情 况下使油气蔓延的路径尽可能增长,从而能够被通道内的碳粉充分吸附,达 到良好吸附和脱附效果,挡板下端设有伸缩螺栓,增加了碳粉的密度,进一 步提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2、罐盖3、挡板
4、隔板5、吸附口6、脱附口
7、通大气口8、单向阀9、灰尘过滤层
10、伸缩螺栓11、调节钮12、密封圈
13、滤布14、抵顶齿15、安装凸起
16、加强凸起1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格林利福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格林利福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3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车辆底盘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用空气—燃气预混混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