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瘘管收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1640.3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瘘管 收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检测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瘘管收粪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全收粪法检测鱼类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吸收量,从而可进一步了 解鱼的消化率。这就需要一个收粪器,在不影响鱼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对粪便 进行收集。现有收集器容易脱落,掉入水池后便失去检测价值,需要重新收集, 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没有可随意拆卸的橡胶收粪囊,直接拆下收集器容易伤害 鱼的身体,甚至导致鱼死亡,不利于对同一条鱼的多次采集对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鱼类瘘管收粪器易脱落,对同一条鱼 不能多次采集鱼粪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的鱼类瘘管收粪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鱼类瘘管收粪器包括:瘘管、连接钩、橡胶固定圈、橡胶收粪囊、收粪 囊固定环;
连接钩设置在瘘管的前端、瘘管的后端设置有收粪囊固定环,瘘管的后端 直接插入橡胶收粪囊的开口处,通过橡胶固定圈将橡胶收粪囊固定到收粪囊固 定环位置上。
所述的瘘管材料为空心铜管。
所述的连接钩的两端加工为尖刺状,尖刺向斜后方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连接钩在瘘管的前端位置,成倒刺 形状,工作人员将瘘管插入鱼体肛门,越过泄殖孔到达膀胱部,然后反向外拉, 使连接钩插入泄殖窦上缘,这样鱼在活动的时候不会脱落下来。后端的橡胶收 粪囊可以很方便的拆卸,可以对同一条鱼多次采集鱼粪样本,通过对比,获得 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鱼类瘘管收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鱼类瘘管收粪器的圆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瘘管;2、连接钩;3、橡胶固定圈;4、橡胶收粪囊;5、收粪囊 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该鱼类瘘管收粪器包括:瘘管1、连接钩2、橡胶 固定圈3、橡胶收粪囊4、收粪囊固定环5。
连接钩2设置在瘘管1的前端、瘘管1的后端设置有收粪囊固定环5,瘘管 1的后端直接插入橡胶收粪囊4的开口处,通过橡胶固定圈3将橡胶收粪囊4固 定到收粪囊固定环5位置上。
所述的瘘管1材料为空心铜管。
所述的连接钩2的两端加工为尖刺状,尖刺向斜后方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连接钩2在瘘管1的前端位置,成 倒刺形状,工作人员将瘘管1插入鱼体肛门,越过泄殖孔到达膀胱部,然后反 向外拉,使连接钩2插入泄殖窦上缘,这样鱼在活动的时候不会脱落下来。后 端的橡胶收粪囊4可以很方便的拆卸,可以对同一条鱼多次采集鱼粪样本,通 过对比,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1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放料装置
- 下一篇:视频流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