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DMF有机溶剂废气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40474.5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弟;吴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旭合成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dmf 有机溶剂 废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封闭式DMF有机溶剂废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体污染、雾霾等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国家对对排放废气 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但是现在的很多废气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合成革企业。 由于合成革企业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DMF(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既是一种用途极广 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优良溶剂,合成革企业将DMF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等合成 纤维的湿纺丝、聚氨酯的合成。所以皮革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含有DMF的有机溶剂废气,一 旦让这些废气直接排放将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有机溶剂废气可以进行回收重新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污染,更可以节省成本,做到节能环保。一款能够高效的DMF的有机溶剂废 气回收设备对实现这一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封闭式DMF有机溶剂废气回收 装置,解决目前对含有DMF的有机溶剂废气回收效果不佳、不够环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封闭式DMF有机溶剂废气回收装置, 包括第一风机,第一风机连接着吸收塔,第一风机与吸收塔连接处设有可吸附细小颗粒的 吸附层,吸收塔内由低到高间隔分布有若干层透气的喷淋层,喷淋层的底部装有喷淋头, 喷淋头与吸收塔外部的水管连接,吸收塔底部设有废液回收槽,废液回收槽通过泵连接有 废液收集箱。这样设置后,废气经由第一风机抽取到吸收塔时,吸附层将有机溶剂废气中 的细小颗粒物吸附下来,减少颗粒物对废气回收的影响。有机溶剂废气通过吸收塔时,吸 收塔内的喷淋头喷出水雾,有机溶剂废气中的DMF有机溶剂与小水珠混合后便停留在水珠 中,循环喷淋水持续喷洒,有机溶剂废气与小水珠在吸收塔内进一步充分混合作用,此时 有机溶剂废气含DMF的部分就被细小水珠便被回收,而吸收塔喷淋后的水雾与DMF有机溶 剂废气重新混合形成的水珠则聚集到废液回收槽,再由泵收集到废液收集箱中进行集中处 理再重新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吸收塔顶部出口连接有干燥箱,干燥箱内废气通过的方向上设有冷凝层,冷凝层的前 后端相连通。废气在经过吸收塔后本身的水气含量大,而在通过百叶窗状的冷凝层的时, 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起到干燥的作用,为后续净化做好准备;
进一步地,冷凝层成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状的冷凝层可以进一步增大冷凝层与废气之 间的接触面积,加强干燥箱的干燥除雾功能。
水管上设有压力表。压力表的设置便于监控整个喷淋的过程,在指定的压力下以达到 喷淋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干燥箱末端连接有回收箱,回收箱内在废气通过的方向上设有光催化膜,回收箱内顶 部设有紫外线灯。光催化膜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产生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活性物 质,将废气中的氨、硫化氢、VOC类等有害物质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毒无味 的物质,而且这种氧化方式在常温常压就能进行,减轻了技术成本,使废气达到可以直接 排放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回收箱末端通过第二风机连接有烟筒。第二风机进一步将净化后的气体抽 取到烟筒中,由烟筒直接进行排放,加快排放净化后的废气,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利用喷淋的水雾捕捉废气 中的DMF有机溶剂物质,再进行回收利用,具体效果包括以下几个:1.在设计中可以通过 不同的操作参数,来满足所要求的回收效率2.耗电较一般废气回收设备更低3.能有效处理 大量的废气3.允许操作温度高,适用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风机1,吸收塔2,喷淋头3,干燥箱4,冷凝层5,废液回收槽6, 废液收集箱7,回收箱8,光催化膜9,紫外线灯10,第二风机11,烟筒12,水管13,吸 附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旭合成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旭合成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0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