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滴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0453.3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发秀;范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贝克森中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吴小旭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滴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滴灌系统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 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 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系统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 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但是滴灌系统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而且, 肥料的添加需要人工进行调配,无法实现自动化。而且固体肥料往往无法完全 溶解在水中,容易造成滴灌管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动滴灌系统,采用超声波发生器用于除去滴灌 管内的结垢和残留在管壁的固体物质,防止堵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滴灌系统,包括肥料桶、注水桶、肥料过滤器、搅拌装置和滴灌管, 所述肥料桶连接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注水桶连接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 连接肥料过滤器,所述肥料过滤器连接所述滴灌管,还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所 述超声波发生器固定在所述滴灌管的外部。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辐射在 滴灌管的管壁以及附着在管壁的固体物质上,由于超声波在这两者的传播速度 不同,产生速度差,在管壁与固体物质的连接处形成剪切力,导致固体物质在 管壁上的结合力降低,从而使固体物质从管壁上脱落。从而清除滴灌管内壁的 附着物质,防止其堵塞滴灌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投料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投料桶的入 口连接所述肥料桶,出口连接所述搅拌装置的入口,在所述投料桶的底部固定 重力传感器,所述注水桶内设置水位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检测加入的肥料重量, 水位传感器检测加入的水溶剂重量,从而准确地控制肥料的剂量与水溶液比例, 实现自动、准确自动控制肥料的稀释比例,以满足自动施肥滴灌的需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力泵,所述压力泵连接所述注水桶。 压力泵用于提高注水桶的压力,使滴灌管具备足够的喷洒压力。同时,压力泵 可以作为清除滴灌管内固体物质的驱动动力,通过设置500-1000kpa的高压将 滴灌管内的固体物质喷冲出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内部设置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 外部固定多个叶片,所述叶片间放置搅拌球,所述搅拌球在两个叶片间滚动。 搅拌球起到搅合混合的作用,保证肥料与水的充分混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滴灌管包括水腔和肥料腔,所述水腔连接 注水桶,所述肥料腔连接肥料过滤器,所述水腔的侧壁开设出水孔,所述肥料 腔的侧壁开设出水孔。有些肥料具有腐蚀作用,通过两个不同的管腔分离,可 以对肥料腔采用防腐蚀性强的材质,提高肥料腔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肥料腔位于所述水腔的下方,所述水腔的 底部内壁开设出水孔。肥料腔设置在水腔的下方,防止肥料滴落时落到水腔外 壁,造成水腔腐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腔与所述注水桶之间设置水体过滤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 述滴灌管内。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滴灌的肥料用量,以保证肥料用量与滴灌面 积相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辐射在滴灌管的管壁以及附着在管壁的固体物 质上,在管壁与固体物质的连接处形成剪切力,使固体物质从管壁上脱落。从 而清除滴灌管内壁的附着物质,防止其堵塞滴灌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的滴灌管的剖视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贝克森中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贝克森中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0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