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圃自动灌溉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0014.2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6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韩银华;郑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E02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圃 自动 灌溉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花圃自动灌溉排水系统,能够实现花圃的自动灌溉和排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居住在城市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居住在高层住宅中的人们未了减少高层建筑形成的热岛效应,以及美化居住环境的目的,通常在高层建筑的楼顶建造花圃,在花圃内种植各种花草植物,为了使花圃中的各种植物能够很好的生长,通常需要对植物进行施肥浇水,并满足一定的种植土深度。目前一般采用的设计方式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设计过程中采用过滤层或蓄水层,排水系统落口处设置卵石缓冲带,缓冲带水流为旋流,长时间使用导致卵石层夹带杂质堵塞,排水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排水管堵塞,水流排出不畅,影响绿化种植效果;二是虽然施肥是一个间隔时间较长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即可完成的工作,而对植物浇水则是一项繁琐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目前,通常是采用人工浇水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建筑屋房顶是属于公共绿地,安排专人浇水围护成本较高,因此,有些屋顶花圃借鉴农业自动滴灌系统,在屋顶花圃上设置用喷淋杆对花圃中植物进行喷淋浇水,这种滴灌式喷淋在干旱季节能够有效的对花圃植物进行灌溉,但是在雨季,花圃中的植物其实处于水量饱和的状态,花圃中的植物由于长期处于饱和水量状态会导致缺氧从而发生植物枯萎甚至死亡的情况。
毛细作用是液体表面对固体表面的吸引力,液体表面类似张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凸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压力。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毛细管就是利用毛细作用制作成的,其能够将土壤多余的水分通过毛细虹吸作用吸入毛细主管内排出,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楼房屋顶灌溉排水系统只具有浇灌的作用,无法将土壤中过量水分排出的技术缺陷,利用沟槽宽度较毛细导管宽度小,即使有颗粒通过沟槽进入毛细导管,也能顺畅随水排出,土壤中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将因重力自行向下沉淀过滤,毛细吸水过程水流量稳流,不是旋流,不易堵塞,实现干旱季节对花圃中的植物进行浇水灌溉,雨季则将土壤中多余水分排出,达到土壤水分平衡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一种花圃自动灌溉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水源出口,进水管设在花圃土壤层中,花圃土壤层中的进水管连接有毛细虹吸装置的进水端,所述毛细虹吸装置埋设在花圃土壤层中,毛细虹吸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到排水渠,所述花圃土壤层中还埋设有湿度感应传感器,湿度感应传感器能够感应花圃土壤含水量,水源出口的出水口安装水量电磁控制阀,湿度感应传感器能够控制水量电磁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毛细虹吸装置包括若干毛细排水带,毛细排水带内设若干并排的排水槽,排水槽通过窄缝与外界联通,所述窄缝宽度为0.2~0.3mm,高度为0.2~0.3mm,所述排水槽4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小于1mm。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为孔半径3~5cm的圆管。
进一步,所述花圃土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粘土层和砂石垫层,进出水管位于粘土层和砂石垫层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花圃自动灌溉排水系统,利用毛细管虹吸原理,实现干旱季节对花圃中的植物进行浇水灌溉,雨季则将土壤中多余水分排出,达到土壤水分平衡的目的。同时因沟槽宽度较毛细导管宽度小,即使有颗粒通过沟槽进入毛细导管,也能顺畅随水排出,土壤中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将因重力自行向下沉淀过滤,毛细吸水过程水的流量是稳流,不是旋流,解决传统技术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出水管与毛细虹吸装置连接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毛细虹吸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0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缝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桃树幼苗保护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