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后磁芯产品去毛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8191.7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廖其荣;范仲康;冯德国;衡勇;闫洪波;侯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金开立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B24B2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后磁芯 产品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烧结后磁芯产品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铁氧体磁芯制作工艺类似于陶瓷产品制作工艺,通常制备出的成品上具有大量额的毛边,进而极大影响后续处理,并且对磁芯的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毛边的处理方法,即在磁芯成型后经过预烧、光整、烧结和喷涂处理后获得成品。即首先对成型后的磁心进行预烧结,获得合适的产品强度后,再使用砂磨机去除磁心毛边,接着烧结得到成品强度,最后喷涂制成成品。通过上述预烧、光整、烧结和喷涂处理后,该方法对成型后的磁心毛边进行去除后,能改善后续喷涂的耐压值,提高产品合格率。
上述方法虽然能有效减轻铁氧体磁芯的毛边情况,但由于专用性能较差,不能理想地去除铁氧体磁芯的毛边。并且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光整后的磁芯经过烧结后依然存在毛刺,需要再进一步进行精细去除毛边的操作,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方式进行光整后的磁芯经过烧结后依然存在毛刺,需要再进一步进行精细去除毛边操作的问题;提供有效对烧结后毛边进行去除的一种烧结后磁芯产品去毛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烧结后磁芯产品去毛刺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毛刷装置,所述毛刷装置包括具有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安装支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一端临近上支架、另一端临近下支架的滑动轨道,一端均安装在滑动轨道上的上刷体和下刷体,固定在上支架上且驱动上刷体上下移动的第一推动气缸,固定在下支架上且驱动下刷体上下移动的第二推动气缸,以及驱动安装支架前后或左右移动的第三推动气缸。
通过该毛刷装置的设置,有效达到对磁芯进行180度去除毛刺的效果,去除效果更佳,并且采用滑动轨道与推动气缸的配合,有效适用于不同规格磁芯去除毛刺的操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显著。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且具有一个以上端部安装槽的固定件,两个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相互平行的滑槽,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槽内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平行,且该移动件上也设置有与固定件上端部安装槽一一对应的端部安装槽。
该固定装置的设置极其适用于上述毛刷装置用于去毛刺操作,可以使每个磁芯均能够达到去毛刺的效果,而且去毛刺的效果更加稳定快速,便于提高去除毛刺效果的稳定,进而有效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移动件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
为了能更加节约能源,同时能使毛刷的移动更加稳定,所述安装支架底端还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该毛刷装置的设置,有效达到对磁芯进行180度去除毛刺的效果,去除毛刺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轨道与推动气缸的配合,有效适用于不同规格磁芯去除毛刺的操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显著;
3、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设置极其适用于上述毛刷装置用于去毛刺操作,可以使每个磁芯均能够达到去毛刺的效果,而且去毛刺的效果更加稳定快速,便于提高去除毛刺效果的稳定,进而有效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固定装置,2-安装支架,3-上刷体,4-下刷体,5-第一推动气缸,6-第二推动气缸,7-滑动轨道,8-第三推动气缸,9-滚轮;
11-固定支架,12-端部安装槽,13-固定件,14-滑槽,15-移动件,1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烧结后磁芯产品去毛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装置1和毛刷装置,所述毛刷装置包括具有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安装支架2,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一端临近上支架、另一端临近下支架的滑动轨道7,一端均安装在滑动轨道7上的上刷体3和下刷体4,固定在上支架上且驱动上刷体3上下移动的第一推动气缸5,固定在下支架上且驱动下刷体4上下移动的第二推动气缸6,以及驱动安装支架2前后或左右移动的第三推动气缸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金开立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金开立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8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姿态控制系统的用于铝壳体零件去毛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