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曲锻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912.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华;冯谊勋;丁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河冶特钢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锻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弯曲锻件模具。
背景技术:
自由锻生产中,锻圆(圆形锻件)和锻矩形(矩形锻件)都是比较简单的, 弯型锻件相较比较复杂,只依靠人工操作的话,锻造比较困难,锻件不易成型, 弯曲时操作安全性太低,弯曲位置也不可控制,导致锻件弯曲容易失败,从而 造成材料的浪费。
并且,现有技术的弯曲能力不足,不能形成批量生产,适应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弯曲锻件模具。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弯曲锻件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其中,下模具的中心处开设有 顶部及前后端面开口的圆弧形槽,上模具与下模具中心处的圆弧形槽之间组成 弯曲成型的夹持部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模具中心处的圆弧形槽的两个内侧面上 对称开设有斜度,且斜度大小为7-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模具中心处的圆弧形槽的端口处设有倒 圆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圆弧形槽端口处的倒圆角半径为25-35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模具的左右两个外侧面上,至少有一个 外侧面上设置有圆钢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模具的左右两个外侧面对称开设有梯形 斜度,且梯形斜度大小为15-3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模具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手持把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模具为实心圆柱体,用于定位弯曲圆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使用状态时,下模具放置在锻压设备的平 台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变之前仅采用自由锻 弯形的锻造工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曲锻件模具,锻件外形质量有了极 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锻造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适 应性好。
进一步,下模具中心处的圆弧形槽的两个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斜度,且下 模具中心处的圆弧形槽的端口处设有倒圆角,这样就可以在弯曲时避免划伤锻 件材料。
进一步,下模具的左右两个外侧面上,至少有一个外侧面上设置有圆钢棒, 这样就可以用于抬动或稳定模具。
进一步,上模具为实心圆柱体,用于定位弯曲圆心,其直径大小可根据实 际锻件大小及所需的弯曲角度选用。
进一步,下模具的左右两个外侧面对称开设有梯形斜度,此结构能增加模 具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弯曲锻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圆钢棒;4.手持把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弯曲锻件工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其 中,所述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组成弯曲成型的作用部分,所述下模具1的 中心处开设有顶部及前后端面开口的圆弧形槽,左右两个外侧面上连接有圆钢 棒3,所述上模具2为实心圆柱体,用于定位弯曲圆心,所述上模具2一端连接 有手持把柄4。
本实用新型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任意之一:
A.如果只需要对锻件进行弯形,则可以将安装在锻压设备的底座上的平台 拆掉,将下模具安装固定在锻压设备的底座上;
B.还可以将下模具直接放置在锻压设备的平台上,两端由工人分别用钢管套 在侧面的圆钢棒上稳定;
C.通过锻压设备向下的压力,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使得锻件弯曲;D.上模具 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以避免单点下压弯曲造成局部厚度太小。
以上结构还能够用于多种锻件的预弯曲。
经过测试,以上技术方案弯曲锻件时安全性有很大提高,效率比之前提高 了3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 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 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 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 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 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河冶特钢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河冶特钢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双面圆网印花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级进模具打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