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低副瓣微带阵列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6004.1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付昌;胡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21/28 | 分类号: | H01Q21/28;H01Q2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滤波 特性 低副瓣 微带 阵列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带天线,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低副瓣微带 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很多场合,我们需要具有低副瓣 特性的天线。比如应用在地震灾害中的生命探测系统、远程医疗或探测敌方阵 营隐蔽处的埋伏情况等,被测目标往往被障碍物遮挡而很难检测,系统必须具 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天线为减小杂波通过副瓣进入系统,必须具备低副瓣特 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509188.4,专利名称为垂直极化定向印刷滤波天 线,公开了一种微带滤波天线结构,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上部分的串馈微 带贴片阵列和下部分的SIW(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上下部分通过级联的方式 连接。相比于一般串馈微带贴片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不但具有良好的辐射特 性,还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可是该天线副瓣电平较高,适用范围受限。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27236.3,专利名称为适于便携式气象卫星接收 机的高增益低副瓣微带阵列天线,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带低副瓣天线结构, 其具有12个微带辐射单元,采用切比雪夫综合法组阵除去四角的位置排列,馈 电网络由不等分和等分T型功分网络结合的方式构成,该天线结构具有较高的 增益和较低的副瓣,由于是平面结构,也易于加工制造。可是该天线结构不具 有滤波特性,实际使用时需要级联滤波器,势必增大系统体积。
因此一款高性能的具有滤波效果的低副瓣阵列天线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滤波特性 的低副瓣微带阵列天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低副瓣微带阵列天线,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 上表面形成微带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下表面形成地板,所述微带结构包括输入 电磁信号的馈电端口、谐振器及贴片辐射单元,所述谐振器分别与馈电端口及 贴片辐射单元耦合连接,所述谐振器具体为三个或五个,当谐振器为三个时, 对应贴片辐射单元的个数为四个;当谐振器为五个时,对应贴片辐射单元的个 数为八个,所述四个或八个贴片辐射单元成一排放置。
当谐振器为三个时,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谐振器,三个谐振器构成一分 二功率分配网络,所述馈电端口与第一谐振器耦合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器的两 端分别与第二及第三谐振器耦合连接,所述第二及第三谐振器与四个贴片辐射 单元构成两个一分二功率分配网络。
当谐振器为五个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谐振器,所述馈 电端口与第一谐振器耦合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第三和第 四及第五谐振器耦合连接,所述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谐振器与八个贴片辐 射单元构成四个一分二功率分配网络。
三个谐振器构成的一分二功率分配网络为等分网络,而第二及第三谐振器 与四个贴片辐射单元构成得两个一分二功率分配网络为不等分网络。
五个谐振器构成的一分四功率分配网络和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谐振器 与八个贴片辐射单元构成的四个一分二功率分配网络都为不等分网络。
所述谐振器为枝节加载谐振器。
所述微带结构及地板均由金属箔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微带阵列天线在不增加尺寸大小(级联滤波器)的前提下具有良很 好的滤波特性;
(2)本微带阵列天线具有较低的副瓣电平;
(3)本微带阵列天线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平面结构易于集成,适用于 多种通信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竖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微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微带结构中一分四功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微带结构中一分二功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S11|和增益仿真结果;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中心频率处H面方向图仿真结果。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微带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S11|和增益仿真结果;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中心频率处H面方向图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保护的接地体
- 下一篇: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