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化内科用通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5900.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 内科 通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经常会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带来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的问题,从而给患者带来病痛,而长此以往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而临床上为了保持患者大便通常,一方面需要患者多吃含油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护人员常常采用灌肠的方式协助病人顺利排便,然而,通常的灌肠器,只能起到润肠软化大便的作用,而不能快速的实现的顺利排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通便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
肛肠管,所述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
所述外管的头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出液孔;
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的长度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的外管内,并可沿其轴线相对所述外管滑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相通的进液腔,所述内管内部为排便腔;所述内管的头端为敞口端且自所述外管的头端伸出;
充液装置,所述充液装置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进液腔内充入药液;
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用以对所述排便腔抽真空以使所述排便腔内产生负压作用。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第一轴向孔,所述外管的后端盖合一端,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轴向孔,所述内管的头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轴向孔内,所述内管的尾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轴向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孔的孔壁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多个,多个所述密封环沿所述内管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管上邻近所述外管的尾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头,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充液装置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尾端设有一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头,所述第二连通接头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接头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自所述第一连通接头通向所述进液腔的方向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接头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转动拨片,所述内管的尾端还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连通接头相抵。
优选地,所述敞口端设有沿所述内管的轴向方向凸出的尖凸部,所述尖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尖凸部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内管的敞口端端面。
优选地,所述充液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充液管及弹性充气球,所述充液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所述充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接头相连,所述弹性充气球通过一充气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集便容器、排便管及负压器,所述排便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集便容器的底部,所述排便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接头相连,所述负压器通过负压管与所述集便容器的顶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形成的双层结构,而且内管与外管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如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充液装置经进液腔、出液孔向肛肠充入药液,使得大便湿润软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管滑动对肛肠的干硬的便块进行破碎,以加快干燥大便的软化、稀化,再一方面,经过软化和稀化后的大便也可以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提供的负压吸引作用,从排便腔快速排出至体外,如此,可达到快速有效的通便的目的,其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消化内科用通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消化内科用通便器中肛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肛肠管10;
外管101;
出液孔1011;
内管102;
尖凸部1021;
端盖103;
密封环1031;
第一连通接头104;
第二连通接头105;
转动拨片1051;
单向阀106;
弹簧107;
进液腔A;
排便腔B;
储液容器20;
弹性充气球21;
充液管22;
充气管23;
集便容器30;
负压器31;
排便管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5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