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5102.3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高;陈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园四***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载 保护 行程 可控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缸。
背景技术
电动缸是用电机带动螺杆机构(如滑动螺杆、滚珠丝杠)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电动缸的结构包括电机、减速器、螺杆机构、滑动套管和支承滑动套管的支承结构。
现有的支承结构包括与减速器壳体连接的支承管、固定在支承管前端并与滑动套管滑动配合的导向座、以及固定导向座的螺杆。支承结构的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体积大,制造成本较高。
并且现有的电动缸不具有对其行程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装置,当需要用电动缸驱动位移量须精确控制的对象时,需要另外设置位移控制系统,使用方便性差。
而且现有的电动缸不具有极限力保护功能,当电动缸所推动的物体出现卡滞时,电机会出现过载运行的问题,进而容易导致电动缸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以解决现有技术电动缸不能对其行程进行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电动缸缺少过载保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包括电机、滑动套管、推动滑动套管直线往复运动的螺杆机构、连接电机与螺杆机构的减速器、以及支承滑动套管的支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拉绳位移传感器、与拉绳位移传感器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以及与拉绳位移传感器电连接的位移显示器,所述滑动套管上设置有与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连接、并使拉绳与滑动套管轴向平行的连板;
所述电动缸还包括连接在滑动套管前端的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上还连接有接头装置。
进一步,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套在螺杆机构外的支承管,所述支承管的一端固定在减速器的壳体上,所述支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支承,所述导向支承包括固定在支承管前端管孔内的轴承座和固定在轴承座内的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滑动套管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支承管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接头装置包括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的万向接头和与万向接头连接的支座。
进一步,所述滑动轴承为石墨轴承。
进一步,所述螺杆机构包括丝杆和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套,所述滑动套管的端部与螺纹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其通过设置拉绳位移传感器来检测电动缸滑动套管的伸缩位移,从而使电动缸的行程精确可控,进而使电动缸能方便的用于驱动位移量需精确控制的对象。
2、本实用新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其通过在滑动套管端部设置拉压力传感器,当工作过程中电动缸所驱动的对象出现卡滞,使电动缸负荷增大时,当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电动缸的负荷增大到其极限负荷时,控制器便控制电动机停止工作,从而能对电动缸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避免过载损坏,有利于延长电动缸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包括电机1、滑动套管2、推动滑动套管直线往复运动的螺杆机构、连接电机与螺杆机构的减速器3、以及支承滑动套管的支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拉绳位移传感器4、与拉绳位移传感器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5、以及与拉绳位移传感器电连接的位移显示器6,所述滑动套管上设置有与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连接、并使拉绳与滑动套管轴向平行的连板7;
所述电动缸还包括连接在滑动套管前端的拉压力传感器8,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上还连接有接头装置。
本实施例带过载保护且行程可控的电动缸,其通过设置拉绳位移传感器来检测电动缸滑动套管的伸缩位移,检测信号输入电机控制器,当拉绳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滑动套管的伸缩位移量达到预设在控制器中的位移量时,电机控制器便控制电机停机或反转,从而使电动缸的行程精确可控,进而使电动缸能方便的用于驱动位移量需精确控制的对象;并且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还可通过位移显示器显示出来,从而使电动缸的位移量可视,更方便人们对电动缸的行程进行调节,使用方便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5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扭曲线输出管
- 下一篇:一种簧片式插孔接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