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953.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松;田雨;覃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旭制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F16K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料 阀防卡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
背景技术
进料阀广泛应用于制药过程中,控制物料的进入。现有一种进料阀包括的启闭件6、分别设置在启闭件两侧的第一料管1和第二料管2,用于驱动启闭件6连通或阻断第一料管1和第二料管2的驱动装置,该启闭件6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料管1和第二料管2的进料通孔62,驱动装置设置在料管外部,该驱动装置上包括驱动本体4和设置在驱动本体上的旋转主轴5,该旋转主轴与第一料管或第二料管的轴心线平行。该旋转主轴与启闭件连接并驱动启闭件转动,使得启闭件的进料通孔与料管同心时,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连通;该进料通孔完全偏离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时,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之间的通道被阻断。
这种进料阀的启闭件转动时,启闭件随旋转主轴转动,即其转动的参照基准是驱动装置,而驱动装置与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分体设置,长期使用后,由于驱动装置的震动等原因,驱动装置会发生位移,导致旋转主轴位置发生变化,旋转主轴与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的中心线不再处于平行状态,启闭件随旋转主轴转动时,容易发生卡滞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可防止启闭件发生卡滞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料管或第二料管外管壁上的支耳、用于将支耳固定在驱动本体上的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支耳上设有与旋转主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旋转主轴贯穿该通孔,所述旋转主轴一端固定设置在启闭件上,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进一步,所述螺栓均布环绕在该通孔周围。
进一步,所述支耳和启闭件之间设有限位杆,所述启闭件上设有圆弧U型槽,该圆弧U型槽的圆弧中心与旋转主轴的中心重合,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支耳上,另一端配合设置在该U型圆弧槽内。
进一步,所述U型圆弧槽的轮廓包括外圆弧、内圆弧、用于连接外圆弧和内圆弧的半圆弧,所述外圆弧和内圆弧的圆弧中心均与旋转主轴的中心重合,所述内圆弧和外圆弧均与半圆弧相切,所述半圆弧分别设置在外圆弧两端,其中一端的半圆弧的圆心与启闭件的进料通孔的圆心、转轴旋转主轴在启闭件上的圆心共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均包括料管段、与料管段同心设置的通法兰,所述通法兰设置在启闭件和料管段之间,所述支耳设置在第一料管或第一料管的通法兰边缘。
进一步,所述通法兰和启闭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通法兰上设有用于安装该密封圈的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可防止驱动装置与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发生相对位移,保证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的中心线与旋转主轴保持平行,从而防止启闭件发生卡滞现象,提高进料阀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U型圆弧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料管、2-第二料管、3-支耳、4-驱动装置、5-旋转主轴、6-启闭件、7-固定件、8-料管段、9-通法兰、10-限位件、61-U型圆弧槽、62-进料通孔、71-通孔、91-密封圈、611-外圆弧、612-内封圈、613-半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料管1或第二料管2外管壁上的支耳3、用于将支耳3固定在驱动本体4上的固定件7。
本实施例中,该支耳3为板件,该固定件7为螺栓,支耳3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本体4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料阀防卡滞结构,利用支耳3和固定件7将第一料管1或第二料管2通过支耳3与驱动装置一体设置,使得第一料管1或第二料管2与驱动装置无相对位移,也就使得第一料管1或第二料管2的轴心线与转动轴长期处于平行状态,防止了卡滞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管1和第二料管2均包括料管段8、与料管段8同心设置的通法兰9,所述通法兰9设置在启闭件6和料管段8之间,所述支耳3设置在第一料管1或第一料管1的通法兰9边缘。由于通法兰9的壁厚圆大于料管段8壁厚,使得第一料管1和第二料管2的端部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避免了卡滞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旭制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科旭制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