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盆外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2641.1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芮钢;林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A61F5/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盆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仪表技术领域中的医学技术,更具体的说是用于一种骨盆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临床外伤致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往往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尤其在搬运时容易造成再次损伤出血。所以,临床上急救措施首先是紧急固定,稳定骨盆,避免大量失血,再进行下一步治疗,而市场现有外固定支架或骨盆C型架固定,不是在体表,固定要求比较高,且手术定位难度大,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骨盆外固定架,其能在体表快速、准确地固定骨盆,方便临床固定定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骨盆外固定架,包括:一C型架;一对定位针,该两定位针分别设置在上述C型架开口的两端;上述定位针一端朝向骨盆并用于支撑骨盆的翼部,另一端与C型架相联接;一对定位钩,该两定位钩分别设置在上述C型架开口的两端且位于定位针里侧;上述定位钩一端的钩子部分用于定位髂嵴,另一端与C型架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与C型架活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钩与C型架活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朝向骨盆一端设置为钝性或者为可穿透皮肤的尖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C型架开口两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螺纹相配合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C型架上开设有滑行通孔;所述定位钩另一端联接有一螺杆,该螺杆位于并滑行在滑行通孔内;所述螺杆两端设置有将其定位在C型架上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C型架包括一连接杆和位于C型架两翼且与连接杆两端相联接的连接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一端联接有定位针和定位钩,另一端套设在连接杆上并沿连接杆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都均匀布设有自上而下开设的第一插孔,上述连接臂设置有与第一插孔相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上设置有将连接臂定位在连接杆上的插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插销上设置有一挡块,所述挡块位于第二插孔内并承接在连接杆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
1、结构简单,可以在体表快速、准确地固定骨盆,方便临床固定定位;
2、与皮肤接触部位需设计两种可替换定位针,一款属于钝性设计,直接压住皮肤表面,类似子弹头设计。一款为尖头设计,可以穿透皮肤,顶到骨表面。定位针连接处为可拆卸,便于替换;
3、设计一定位卡勾,连接C型架,上表面可扣住髂嵴,用于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销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之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实用新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之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之,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
参考说明书附图1,一种骨盆外固定架,包括:一C型架100、一对定位针200和一一对定位钩300,下对上述三大组件进行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2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后横向可调节螺钉
- 下一篇:移动式刮板输送装置及其电气控制装置